41歲貸款創業,今身價75億成廣西首富,旗下員工超3萬人
中國商界中大器晚成的企業家很多,柳傳志在40歲的時候創辦了聯想,宗慶后在44歲的時候才創辦了娃哈哈,他們的成功說明了一個道理,只要你肯努力,什么時候都不算晚!
那么,今天和吃土君一起來聊聊被譽為“亞洲糖王”的馮小華,同樣屬于大器晚成的企業家,在41歲時為何辭去鐵飯碗工作,下海創業的故事吧。
馮小華1956年出生,廣東順豐人,畢業于廣州暨南大學經濟系,隨后進入一家國企工作。
1997年,馮小華從日常生活必需品中發現糖業商機,當時市場發展狀態并不飽和,制糖業發展潛力巨大,于是他便和朋友一起貸款在海南注冊了“洋浦南華糖業集團有限公司”,開始在糖業領域中深耕。
最初馮小華是通過收購成品再轉賣出去,從中賺差價盈利,慢慢地才轉變為自己獨立生產,公司主營業務是制糖、食糖購銷、甘蔗種植等。
在一次工作考察中,馮小華發現廣西地處亞熱帶地區,分布較多的丘陵盆地以及河谷,土壤肥沃且多雨濕潤,陽光充足,冬夏季溫差較大,非常適宜甘蔗的生長。
看中廣西這個天然地理優勢,馮小華于2002年在廣西創辦廣西南華糖業集團有限公司。
隨后陸續成立、并購廣西田陽南華糖業、龍州南華糖業、廣西東門南華糖業等9家制糖公司……
2007年的時候,南華糖業下屬糖廠多達35家,年銷售額超過61億元。2008年銷售額突破百億大關。
2012年廣西南華糖業集團有限公司整體改制設立成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南華糖業有自己一套循環經濟的“模式”,一根甘蔗“吃干榨盡”,形成綜合利用的產業,讓產業鏈拉長,公司競爭力大幅度提高。
南華糖業在發展自身的同時,還與種植甘蔗的村民們展開了深度合作,通過企農結合、產業帶動”模式和“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帶動很多種植甘蔗的不發達地區脫貧致富。
2017年底,接受馮小華幫扶種植甘蔗的貧困戶已有6726戶,25985人實現脫貧。2019年馮小華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
如今南華糖業已經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制糖企業,公司業務有甘蔗、甜菜制糖;蔗渣制漿造紙;酒精、顆粒粕飼料、生物有機肥、麩酸生產;林業發展;相關產品購銷等,旗下員工人數超過3萬人。
公司下屬企業分布于廣西、云南、海南、貴州、黑龍江、福建和江蘇7個省區。自2002/2003榨季起連續14年食糖產量穩居全國首位,累計繳納稅收超過77億元。
在《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上,馮小華以75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第2476位,在廣西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1名。你們知道這號人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