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這個以美國總統命名的汽車品牌在大多數國人心中的印象恐怕還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而在2014年重返中國市場的林肯雖然也相繼引入了領航員、大陸、MKZ、MKX和MKC等車型,但在其銷量高增長率的背后依舊是因為基數太低而帶來的品牌存在感薄弱,即便在二線豪華品牌中也屬于“透明”一般的存在。發展進度緩慢使得林肯開始思索如何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而想要在短期內獲得更大的銷量,國產似乎是再適合不過的策略了。
2020年是林肯國產化的元年,3月12日,長安林肯首款車型——冒險家上市,而在之后短短4個月的時間,旗下第二款國產車型——飛行家也正式上市。不到半年時間,林肯品牌連續投放兩款國產化車型,很顯然其加快了國產化布局節奏。而隨著飛行家的上市,我們不妨聊聊這款車以及其背后林肯品牌在華的前景。
核心觀點:
1· 冒險家成為支撐林肯銷量的主力車型,讓其嘗到國產"甜頭"。
2· 中大型SUV市場相比入門級更加難混,飛行家復制冒險家的“成功”有難度。
3· 放棄轎車市場實屬無奈,產品線單薄恐成林肯在華隱憂。
▋冒險家讓林肯嘗到了國產"甜頭"
對比林肯推出的兩款國產車型,我們不難發現,飛行家和冒險家都采用了相同的“套路”。從車型上看,兩款車都推出了兩驅、四驅共計5款車型;而從價格與定位上來看,兩款車也都意在利用“價格差”來找準市場定位,打開突破口。
事實上,作為國產化后的首款車型,冒險家存在的意義更像是一塊“敲門磚”,幫助林肯從小眾向大眾過渡。至于后續跟進的新車,終將成為檢驗林肯是否能夠扮演好主流豪華品牌的“試金石”,就比如剛剛上市的飛行家。
但即便如此,林肯飛行家或許仍會面對與冒險家不同的命運,畢竟在豪華品牌市場中,產品力和品牌影響力的聯系更加緊密,消費者之所以會買單,其一部分因素是認可產品,但更多是認可品牌。而在飛行家所處的中大型SUV細分市場,這條規則更加適用。
▋中大型SUV市場相比入門級更加難混
中大型SUV對于諸多二線豪華品牌來說,似乎是要比入門級市場更加難混的存在。畢竟受限于中大型SUV相對高昂的價格,導致消費者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選擇品牌影響力更為出彩的BBA。所以即便在二線豪華中大型SUV陣營中不乏沃爾沃XC90、路虎發現等車型,不過這些車型也幾乎少不了大額終端優惠相伴,通過價格戰來謀求生存。
而在諸多二線豪華中大型SUV依舊在以“進口身份+大額優惠”來吸引消費者的時候,飛行家較早的選擇了國產。當然,隨之而來更讓諸多二線豪華同級產品無比難受的是,在售價方面國產飛行家選擇進一步下沉。此次上市的飛行家共推出5款車型,其中有3款車型指導價在50-60萬元之間,這要遠低于同級別其他車型。
雖然說配置拉滿一向是美系豪華品牌的傳統,但從飛行家的車型布局來看,林肯也顯然是全部押注到了低配以及次低配車型上,畢竟3.0T+10AT這套動力總成是貫穿整個車系的,而全速自適應巡航、大面積主被動安全性駕駛系統、真皮座椅以及座椅通風加熱等配置,幾乎均在售價54.98萬的次低配車型身上實現了標配。
事實上,飛行家的售價區間更像是填補了諸如途昂、進口探險者等合資中大型SUV與豪華中大型SUV之間的市場空白。以豪華品牌身份賣到非豪華品牌價格,這絕非是一個國產化就能帶來的價格降幅程度,而在近些年間林肯那除領航員以外全系車型捉襟見肘的銷量背景下,在試過放出大額優惠卻依舊未見成效后,留給林肯的道路也顯然只剩了盡量壓縮日后的優惠空間,以便于給出一個超低的起售價來營造出"誰買誰血賺"的形象。
那么,飛行家能否成為林肯夢寐以求的“爆款”么?我想憑借“感人”的價格以及日后大概率依舊止不住的終端優惠,它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會吸引一部分實用主義者。但就爆款而言,飛行家可能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相較于沃爾沃等二線豪華品牌更為小眾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飛行家爆火的可能性。而比起BBA滿街跑這種"硬核"的宣傳手段來講,林肯的宣傳力度也只能稱得上是微弱。
▋產品線單薄恐成林肯在華隱憂
除了國產飛行家上市之外,另一個“重磅”消息也同樣關系著林肯在國內市場的前景,這便是在2020年底前,林肯大陸車型將停產。屆時林肯旗下將不再有轎車車型,而且今后也將專注于生產當下熱門的SUV和Crossover車型。如無意外的話,中國市場也會采取同樣的措施,也就是說今后林肯在國內的車型也將全部都是以SUV為主,包括新能源車型。
大方向來看,林肯聚焦SUV車型屬于“政治正確”,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該細分市場始終處于增長態勢,而其中豪華品牌更是占據著絕對主力的地位。此外,隨著越來越多的豪華品牌加入SUV各個細節市場的競爭,以及國內消費者消費理念的轉變,豪華SUV也已經成為了突破BBA封鎖的最好方式,在優秀產品力與合理價格策略的加持下,豪華SUV也更容易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不過,只以SUV“單條腿”走路能否讓林肯走出困局,在國內二線豪華品牌陣營中贏得更多的存在感,目前還不敢輕易下結論。畢竟,雷克薩斯、凱迪拉克等,都是轎車、SUV兩手抓,兩手都硬,才擁有了如今的市場地位。而林肯“壯士斷腕”般的舉動能給未來帶來多大影響,現在還不好評估。
▋說在最后
對于二線豪華品牌,我們總是說它們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新的選擇、挑戰BBA等等。不過殘酷的是,在更加看重品牌效應的豪華市場,諸多二線品牌更多還是憑借終端優惠帶來的所謂性價比艱難求生,而剛剛開始國產化進程的林肯似乎也將面對如此前景。畢竟從飛行家我們就不難看出,林肯意在通過高舉低打的方式進一步擴大其在華規模。但是在BBA瓜分市場大頭、二線豪華搶占剩余份額的當下,僅憑SUV車型的林肯想要翻身并不容易。可以預見的是,憑借著國產化的進一步加速,林肯與自己相比會有更大進步,不過對于二線豪華品牌的市場格局來說,短期內依舊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