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處在貧窮落后的階段,但是很多國家并不是因為自身缺少資源才如此貧窮的,有的時候可能其他國家給他們指條明路或者提供少量援助的話,就可以幫助他們逐漸擺脫貧窮落后的處境。中國是一個具有道德感的大國,在國際社會中,我們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并且對于自己該承擔的大國責任,我們也從不會逃避。雖然在上個世紀下半個階段的時候,我國也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但是面對一些小國家對我們發出的援助請求,我們也是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糧食,給他們提供援助資金,以及一部分武器彈藥。所以,在發展之路上,中國的原則一向都是言行合一,一直對世界上其他積貧積弱的國家給予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讓雙方達到共贏的目標。而其中的代表就是有著“歐洲明燈”之稱的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是一個地處歐洲地區的小領地國家,國土比較少,國家人口也只有200萬,在歐洲中的經濟收入排名十分靠后,也就是說,它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它的地理位置也比較特別,它的鄰國是意大利、希臘等發達國家,按理說發展條件非常好。與其他貧窮國家的差別是,由于地處歐洲地區,這個國家受到很多國家的關注,因此也接受到很多國家給予的幫助。
但是這樣優良條件的國家為什么會被稱作扶不起的阿斗呢?其中中國和蘇聯還對它進行了35年的幫扶,但是它并不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國家,反而享受在這份援助中,將大批援助的物資進行浪費,于是這個國家沒有實現任何發展,各領域上也沒有什么進步,因此就被冠上“扶不起的阿斗”的稱號,可謂是最沒有進取心的國家。
中阿關系早已不復當初,那么兩國是如何決裂的呢?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中蘇關系回暖,這引起了阿國強烈不滿;不久后尼克松訪華,力求兩國關系正常化,這進一步導致阿國極度不滿。雖然阿爾巴尼亞很厭惡當時的中蘇美情形,但是在索取援助的時候依舊理直氣壯的。中國在援助了阿爾巴尼亞將近二十年以后就逐漸停止了對其援助,主要當時正值我國改革開放,本身就需要大量資金注入,因此我們就結束了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
萬萬沒想到阿爾巴尼亞會翻臉不認人,直接恩將仇報,1978年,恩維爾·霍查直接公開污蔑中國是“比蘇聯更危險的敵人”,至此,中阿關系徹底破裂。歷經蘇聯和中國長達35年的經濟、技術援助后,已經將阿爾巴尼亞人慣的好吃懶做,腦滿腸肥,卻依舊改變不了他們落后的經濟和國力,直到今天。阿爾巴尼亞的多數人民依舊生活貧困,有上頓沒下頓。
還有一點也很讓人難以認同,阿爾巴尼亞的認知里,別的國家好像是本該援助他們的,他們是一點都不想靠自己的勤勞和努力去發展自己。而且他們不但不思進取,素質也很差,絲毫沒有感激之心。蘇聯和中國援助了那么久,只要停下了援助,阿爾巴尼亞發現得不到利益了,就開始和中蘇對立,,仇視幫過它那么久的恩人。
目前的話,中國和阿爾巴尼亞的關系早就惡化了,阿爾巴尼亞嘴上說的是不會再低頭了,要靠自己了,可是因為已經被別國養了太多年,阿爾巴尼亞人已經徹底失去了上進心,只想偷懶,沒有想繼續進步的意思,沒了中國的援助, 阿爾巴尼亞人就繼續找其它愿意援助自己的國家,可是阿爾巴尼亞人的品德大家都知道,誰還會想干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因此阿爾巴尼亞也就一直沒有什么進步,以至于現在在歐洲也是經濟水平最低的國家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