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湖北援疆醫療隊與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混合編隊的首批核酸檢測新冠病毒標本結果已出。一份份檢測結果的背后,是湖北援疆醫療隊與新醫大五附院醫務工作者不眠不休的辛勞付出。
與時間賽跑,同病毒較量
為儲備和加強烏魯木齊核酸檢測力量,實現在更大范圍人群中開展核酸檢測的目標,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10支核酸檢測醫療隊赴烏魯木齊幫助開展核酸檢測工作。7月18日中午,湖北省核酸檢測醫療隊21人首先抵烏。
一下飛機,湖北省核酸檢測醫療隊領隊、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檢驗科主任項杰、武漢市肺科醫院檢驗科主任任易、武漢市第一醫院檢驗科副主任胡必成就直奔新醫大五附院,與醫院領導溝通對接工作計劃的實施。19時多,醫療隊21名隊員全部到場,爭分奪秒投入到工作中,搬試劑、調設備、對檢驗科房間進行布局……
18日晚,新醫大五附院檢驗科燈火通明,實驗室內正在專注地忙碌著的他們是承擔著核酸檢測工作的檢測人員,正是他們挑燈夜“戰”24小時不間斷與病毒面對面“交戰”,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
胡必成說:“兵貴神速,我們要搶抓時機,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良性循環。”
齊心協力,沒有什么困難可以難倒我們
核酸檢測是一個復雜而繁瑣的過程,從病毒滅活、核酸提取、體系配制、上機擴增到結果分析,至少用時6個小時。這意味著,從樣本密封箱打開的那一刻起,到檢測結束得出結果,檢測人員至少要耗費6個小時與病毒博弈。
18日晚上11點多,湖北援疆醫療隊隊員準備就緒,穿上防護服,戴好護目鏡、口罩、手套、腳套,全副武裝地進入實驗室。檢測人員在實驗室一待,少則6小時,多則10小時。即使這樣,他們依然堅守崗位,精準檢測,只為第一時間獲知結果。
“守護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使命!整個團隊都在高速運轉,新醫大五附院的醫務工作者和我們一起并肩戰斗,每個人都在夜以繼日地工作。”任易說,疫情不結束,就要一直戰斗。
守望相助,用感恩的心做好一切工作
“湖北抗擊疫情期間,新疆先后派出三批醫療隊赴湖北支援,這份情誼一直被湖北人民銘記。此次能為烏魯木齊抗擊疫情出力,我們義不容辭。”項杰說,支援烏魯木齊抗疫的通知發出后,醫院各科室人員踴躍報名,從報名到確定人員名單僅用了3個小時。接到任務的隊員在最短時間內打包好行李和醫療物資,有人剛下了夜班就趕到機場踏上出征路。
項杰的感受代表了全體援疆醫療隊的心情。了解到新醫大五附院的10名醫療隊員在院長董旭南的帶領下曾經馳援過武漢時,大家都非常感動。項杰表示,要用感恩的心, 與新醫大五附院醫務人員并肩作戰,快速融入工作,做好一切工作。
“他們下飛機后,來不及休息,就進駐醫院開始工作,敬業的精神讓人欽佩。”湖北援疆醫療隊雷厲風行投入工作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新醫大五附院檢驗科的主管技師艾買提江·克日木,他也和大家一起忙著搬試劑,與湖北援疆醫療隊的老師們交流,向跨越千山萬水馳援烏魯木齊的湖北援疆醫療隊的老師們致敬。
湖北援疆醫療隊還帶來了核酸檢測提取儀、PCR擴增儀、滅活孵箱等設備及核酸檢測試劑等醫用耗材。18日晚至19日凌晨,湖北援疆醫療隊與新醫大五附院檢驗科人員統一混合編隊,共同承擔核酸檢測任務,每個人都承受著超出常人的工作強度。面對繁重任務,沒有一個人退縮,檢驗科年輕醫師湛文博說,大家都希望提高工作效率,讓每一份報告出具的時間更快、更精準。
文/圖 記者 康顥嚴 通訊員 李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