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接到“95”開頭的電話號碼,是不是第一感覺是銀行客服打來的?而實際上,一些“95”開頭的電話號碼都是營銷電話。原本為通訊帶來便利的網絡電話,如今成了不法分子進行犯罪的工具。近日,江蘇警方成功破獲全國首例利用“95”號進行詐騙的案件。
江蘇南通:破獲首例利用“95”號段詐騙案
2019年年底,江蘇南通市民孫先生接到一個號碼為952750的電話,對方向其推銷貸款。正缺錢的孫先生,申請了30萬元的貸款。在對方的指導下,孫先生下載一款金融App,并用自己的個人信息和銀行卡號進行了注冊。
江蘇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網安大隊大隊長秦嶺:對方告訴孫先生,充值1799元可免6個月的利息。聽到這樣的“福利”,孫先生當即就給對方賬戶打了1799元。孫先生在等放款時,軟件提示他的銀行賬號不正確。為了更改賬號,孫先生按照對方要求,又繳納了貸款本金30萬元的20%,也就是6萬元的手續費。
賬號錯誤、提現需要繳納保險、需要充值VIP獲取積分,一撥“套路”操作下來,孫先生不但沒有拿到一分錢貸款,還在對方的指引下先后多次匯款。直到匯出總計297123元之后,孫先生才察覺自己可能被騙并報警求助。
警方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秦某,并將他與另外3人抓獲。
江蘇南通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副支隊長劉偉:秦某到案后交代,他通過中介申請了952750碼號證書,并伙同深圳的張某、楊某等人,對號段進行了語音落地和線路改造。
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發現,“952750”號段被大量用于撥打詐騙電話,并涉及全國266起詐騙案件。
江蘇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副局長曹勇:專案組經過3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抓獲犯罪嫌疑人15人,搗毀從事犯罪活動通訊技術類公司3家,查封“95”號段21個,非法網絡電話線路2萬余條,涉案金額高達2000多萬元,這也是全國首例利用“95”號段幫助通訊網絡詐騙的案件。
部分“95”號碼段層層轉包已成產業鏈
據了解,工信部對“95”開頭的碼號資源批準用途是呼叫中心業務接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企業客服電話。同時工信部明文規定:“95”號段使用者不得將線路進行轉讓或出租,不得變相經營網絡電話業務,不得對公眾用戶正常生活造成影響。
據公安部門介紹,犯罪團伙利用“95”號段號碼撥打電話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此類號碼多為大型企業使用,實施詐騙時具有較強迷惑性;二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升級,利用網絡電話撥打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且不受地域限制。
江蘇南通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支隊長張建:這個案件不同于以往為下游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等服務,本案中犯罪嫌疑人通過合法途徑申請到“95”碼號證書,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將普通語音線路改造成網絡電話線路,為下游的詐騙、賭博等犯罪分子提供通訊服務,從中獲取巨額利益。
警方介紹,這起案件只是眾多為網絡詐騙等犯罪團伙提供幫助的黑灰產業縮影,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違規將“95”號碼層層代辦、層層轉售已經在行業內形成了地下產業鏈。
江蘇南通市公安局副局長陳兵:將碼號持有公司、線路轉讓公司、語音落地公司一網打盡。這為公安機關進一步打擊新型網絡詐騙提供經驗的同時,也將促使行業監管部門完善管理措施。
目前,該案中所有涉案犯罪嫌疑人均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來源: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