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0日,美國海軍“尼米茲”號(CVN-68)航母打擊群從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并與印度海軍的東方艦隊進行了聯合軍演。目前美國海軍在南海、菲律賓海一帶只留下了“里根”號(CVN-76)一個航母打擊群。
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司令吉姆·柯里克準將說:“我們很珍惜與印度海軍舉行一系列演習的機會,它改善和強化了我們的互操作性。瓦薩揚準將領導的東方艦隊是一支操作熟練而強大的艦隊,合作演習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相互學習,共同增強抵御海上威脅的能力。”
參加演習的有“普林斯頓”號(CG-59)導彈巡洋艦、“斯特雷特”號(DDG-104)、“拉爾夫·約翰遜”號(DDG-114)導彈驅逐艦和印度海軍的“拉納”號、“薩希德利”號、“希瓦里克”號和“卡莫塔”號護衛艦。
“尼米茲”號(CVN-68)從西太平洋、南海一帶進入印度洋,目的當然不止是和印度海軍進行演習,它的真正目的是前往中東,替換已部署了6個月的“艾森豪威爾”號(CVN-69)。
兩天之前,“巴丹”號(LHD-5)兩棲戒備群(ARG)返回了諾福克軍港;“艾森豪威爾”號(CVN-69)也在上周撤離波斯灣,目前航行在紅海;“硫磺島”號(LHD-7)剛離開諾福克軍港還在大西洋上,此時美國海軍在波斯灣,又出現了機隊打擊平臺的空窗期。
7月17日,“林肯”號(CVN-72)離開美國西海岸的圣迭戈母港,它有可能前往西太平洋,彌補“尼米茲”號(CVN-68)撤離后的缺口。
7月19日,邁克爾·道頓霍夫中尉駕駛的一架“超級大黃蜂”在“林肯”號的甲板上降落,從而到達一個里程碑:這是艦載機在“林肯”號上的第20萬次攔阻著艦。
不過,“林肯”號(CVN-72)也有可能繼續留在美國西海岸的第3艦隊轄區,參加下月的“2020環太平洋軍演”。增援西太平洋的任務可能會交給“卡爾·文森”號(CVN-70),一來“卡爾·文森”號(CVN-70)已在三個月前完成了例行維護,已具備部署條件;二來它對西太平洋一帶的情況更為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