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邊境大患,為了防止他們南下燒殺搶掠,強悍的秦始皇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修筑長城,劉邦有能力一統江山,卻要經歷白登之圍的慘敗。可是文景兩朝過去后,漢武帝時期卻迎來反擊匈奴的重大勝利。我認為漢武帝之所以能打敗匈奴,除了有衛青霍去病等名將,有文景兩朝留下的家底,還與漢武帝超長待機有關。
縱觀中國歷史,每一個盛世的后面都有一個在位時間長的皇帝,比如開元盛世、康乾盛世。而皇帝更換頻繁的時期必然國祚不穩,比如東漢末年。漢武帝16歲登基70歲去世在位54年,而匈奴在這段時間則更換了七位單于。
第一位是軍臣單于,大家對他有些陌生,但是對他爺爺冒頓單于都很熟悉。想當初冒頓單于擁有控弦之士三十余萬,他把漢高祖劉邦圍困在白登山,甚至敢給呂后寫“求愛”信,呂后暴怒之后也只能忍著。可是到君臣單于的時候,祖輩的光輝早已成為歷史。漢景帝時期軍臣單于與漢朝和親,漢武帝即位后態度強硬放棄和親甚至定下計策圍捕他,但是計劃泄露只能作罷。
君臣單于病逝后,弟弟伊稚斜單于即位。伊稚斜單于是在打敗君臣單于的兒子后成為匈奴第一人的,因此這時匈奴內部矛盾重重。而大漢朝的漢武帝在此時早已坐穩皇位,衛青霍去病也一一登上歷史舞臺。王庭之戰后匈奴主力幾乎被衛青全殲,他們只能遷往更加荒蕪的漠北草原。史稱 “是后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幾年之后伊稚斜單于去世,長子即位史稱烏維單于。這時的匈奴還有志向重返祖先的輝煌,但是早已沒有實力。烏維單于在位期間漢朝消滅南越,攻取穢貉和朝鮮,國土范圍不斷擴大。又在西邊設置酒泉郡,隔斷匈奴和羌人的來往。接著與月氏、大夏等國取得聯系,還把公主嫁給烏孫王,離間匈奴和西方國家的關系。
烏維單于善于用甜言蜜語安穩漢朝情緒,比如派太子到漢朝做人質,自己想去長安拜見漢武帝。漢朝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要有老大哥的氣魄,每次匈奴示弱漢朝就會贈送大量真金白銀,還在長安為烏維單于修建官邸。可是烏維單于只是嘴上說說罷了,并沒有與漢朝修好的意思。但也不敢貿然挑釁。
總之烏維單于在位期間漢匈雙方雖然有小摩擦,但并沒有爆發大的戰爭。后來烏維單于去世,他的兒子即位史稱烏師廬兒單于,因為年紀小又被稱為“兒單于”。漢武帝認為兒單于年幼就想用計分化匈奴勢力,他派遣使臣分別拜訪新上任的兒單于和匈奴右賢王,希望通過這件事讓匈奴君臣離心。可是右賢王一眼看穿漢武帝的計謀,直接把漢朝使者交給兒單于。年輕的兒單于咽不下這口氣,把所有漢朝使臣全部扣留。
這件事傳到長安,漢武帝自然暴怒,于是他也扣留了長安城內的所有匈奴使臣。在這場拉鋸戰中,被漢匈雙方扣留的使臣竟然有十幾批,匈奴不敢貿然入侵,漢武帝這時缺兵少馬,因此并沒有發生戰爭。后來匈奴左大都尉想謀反并且歸降漢朝,漢武帝為了支持左大都尉行動,派出霍去病手下猛將趙破奴前去接應。可是匈奴左大都尉的計劃已經泄露并被砍頭,早有準備的匈奴兒皇帝集結兵馬大破漢軍,最終趙破奴與其帶領的漢軍精銳集體投降。
這件事對漢武帝來說是巨大的打擊,但是衛青霍去病等名將早已成為歷史,漢武帝只能從長計議。匈奴的兒皇帝看到漢武帝按兵不動立刻驕傲起來,甚至想恢復祖先的榮耀。為了完成夢想,兒單于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漢朝的受降城,可是還沒有到達地點自己卻突然死去,不知是暴斃而亡還是被匈奴貴族合謀害死。
兒單于去世后他的兒子并沒有繼承王位,新一任單于是兒單于的叔叔、也就是漢武帝想要離間的匈奴右賢王,史稱枸犁湖單于。這位單于在位一年就去世了,接著即位的是他的弟弟且鞮侯單于,在位五年。這位單于剛剛即位的時候小心謹慎,把兒皇帝扣留的漢朝使節全部放還。后來膽子逐漸大了,甚至很多載入史冊的事情都與他有關。
第一件事是扣留蘇武,這件事導致蘇武十九年后才回到漢朝,那時漢武帝已經去世。第二件事是李陵在彈盡糧絕又沒有后援的情況下投降,后來司馬遷被漢武帝處以宮刑也是這件事的后續。第三件事是李緒投降,投降雖說不好聽,但是李緒還不足以因為這件事被載入史冊,他之所以被后人記住,是因為投降后積極為匈奴訓練軍隊,這件事傳到長安后漢武帝以為幫助匈奴練兵的人是李陵,因此李陵全家被殺。消息傳到匈奴后李陵徹底投降,并且死在那片荒涼的土地上。第四件事是讓傾世佳人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無功而返。
這些驚心動魄的事情過去后,且鞮侯單于也走到人生的終點,接班的是他的兒子史稱“狐鹿姑單于”,這是漢武帝在位時期的最后一位匈奴單于。這位單于即位之初就派兵入侵漢朝上谷和五原郡,并且殺了漢朝兩位都尉和臣民。漢武帝自然要找回場子,于是派李廣利領兵七萬出征。但是李廣利不是衛青也不是霍去病,就是與李廣相比也差的很遠。因此這次出征不僅以失敗告終,李廣利還率眾投降,并且在投降之后娶了匈奴的公主為妻。但是李廣利并沒有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反而被著名的大漢奸衛律設計殺害,因為衛律害怕李廣利搶了自己的恩寵。
公元前87年,執掌漢朝這艘巨輪長達54年的漢武帝去世,也代表西漢對匈奴的強硬手腕終結,從此之后西漢揚威漠北的日子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