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選擇建筑系? 厭惡死記硬背、渴望創造的高子云在準備高考之余就開始琢磨自己該選擇什么樣的專業,從小喜歡動手做模型、對空間特別敏感的她覺得建筑是冥冥之中的招呼,雖然不會畫畫,沒有美術背景,但在啟德濟南集訓了兩個月后,雅思考到七分,高考成績在一本線以上的她,順利獲得了悉尼大學的建筑系的錄取,現已完成了三年本科并繼續攻讀悉尼大學建筑設計規劃學院研究生專業。
“出國之前,記憶很深的就是跟父母去了蘇州,看貝聿銘先生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是一個新派的中國風的建筑,我當時就真的是很深深地被它吸引,覺得非常非常地美。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會覺得那個空間很美,如果你感覺不出來建筑之美,那也許就不是特別適合這條道路。”
美貫穿在高子云對建筑的理解、認識與體驗中,因此,在澳洲四年來的學習過程雖然辛苦卻是興趣盎然。“悉尼大學的主樓就是像哈利波特樓一樣。建筑系跟校園文化有一點一樣,更偏向人文,稍微多一些哲學與理論研究。非常多的藝術家都會在悉尼有展覽,建筑師會經常有Talk,或者是一些巡回演出,對啟發靈感很有幫助。”
“悉尼大學建筑系去年的排名位于澳大利亞建筑系第一名,全球第17名。學校有非常非常多的資源,你想不想用它們,怎么樣用它們,這完全取決于你。”高子云認為如果只是想及格,其實沒有那么難,如果想做好建筑,則要花非常多的心血,不斷地反思與進步。
建筑系一學期沒幾場考試,主要是設計課,“老師會給任務書,這學期要設計什么,帶著你走,每一周你要出自己的方案,然后每周推進,到最后,就有了完全屬于你自己的,老師輔佐你完成的東西。所以每個人的設計,每個人最后出的模型完全都是不一樣的。”高子云非常享受這種完整而獨特的思維方式,用建筑模型去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它比那種有準確答案的學科好玩得多,這就是建筑的魅力。”
“建筑系非常好的一點是我們有非常多的展覽,為什么展覽重要?因為作為建筑師,你要表現你的設計成果,吸引更多的人來看。你更多的不是從老師那兒學習,而是從朋友那里學習,我在設計什么,你在設計什么,你覺得我這個怎樣改進,我可以給你什么意見,從這些過程中學到的,有時候我甚至覺得比從老師那里學到要多。建筑系是沒有對錯的地方,只有發現問題與改進文案。”建筑系的互動文化也是高子云非常欣賞的一點。
在建筑系,高子云經常用到木工金屬工作室,“怎樣鋸一塊鋁片,怎樣做木頭,研究它之間的節點,怎么連接,這些都很重要,因為涉及到模型的制作。設計課不會一開始就設計建筑,而是做一些藝術小裝置,慢慢啟發你對抽象思維的想法。”她認為建筑系非常考驗自學能力,“網上有非常多的資源,你要自己去看自己去找,你喜歡什么樣的,你想要什么樣的,然后去求助別人,所有的東西不是別人喂給你,而是你自己想要。”
澳洲所有的建筑系都是三年本科,到了畢業年,高子云周邊的同學無非是四個方向。“第一個是榮譽學位,成績稍微要好一點的學生,就可以申請榮譽學位,是單獨的再讀一年課程,就是選一個老師,跟他做課題,其實我覺得它像是一個小的博士課程。第二個是Gapyear,并不都是只去玩,有的是選擇工作一段時間,然后走走看看建筑。第三個是轉專業,轉商科轉生物的都有。”她選擇的方向是讀研,“希望趁著年輕趕緊讀完,然后去工作。因為工作可以真的看到建筑建成,感覺應該很不一樣。”
研一上學期,高子云與隊友共同完成的設計,贏了城市街角主義競賽,“本科設計都是自己設計自己的,但是研究生有非常多的課都是需要小組合作的,考驗你的人際交往能力與合作能力。是拼到最后非常非常累,很多情況下,我們兩個就是想放棄,最后還是互相鼓勵的走了下來。”
放假期間,高子云在HASSELL事務所的亞洲區總部實習,實習三個月,二月底接著回去讀研究生二年級,“HASSELL外企工資會比較高,因為外國人比較多,所以氛圍比較好,加班少,周末不用工作,但是不好的地方就是它做的項目偏商業一點。”將來要干什么,她還沒想好,“有的人會選擇會在HASSELL待下去,他可能就會做成項目主管,有的人可能就會自己出來成立小事務所,做一些非常可愛的小建筑,賺錢可能沒有那么多。能看到人們在用這些建筑快樂地生活,我覺得那也是我一直想要的。”
想了解更多的留學生活?快來關注#啟德海星匯#!在這里,您將認識到來自世界TOP100強的名校學子,聽他們講述海外學習、生活、實習、就業的體驗與經歷。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