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十三
來源丨張十三說(ID:zhang13shuo)
1
一場當代荒誕鬧劇。
5月17日,一則令人揪心的新聞在網上傳播開來。
16日中午,在河南周口市周口公園附近,一個女子散步時暈倒,醒來發現,4個月的男嬰被人抱走了。
事情一經曝出,引發了網友們廣泛的關注,誰能這么缺德?看見人家暈倒之后不幫忙扶起來也就算了,還給人家孩子拐跑了。
警方發布了5萬塊的懸賞,好幾位明星也相繼懷著好意轉發了這條微博,一時間,全網都在幫這個可憐的媽媽找孩子。
孩子的父親幾次增加了懸賞的額度,從5萬到10萬,再到15萬,甚至在朋友圈跪求大家幫幫自己。
兩天過后,在大家的幫助下,拐孩子的嫌疑人自首了,投案后,嫌疑人說自己迫于網民的壓力,受不了了。
區區兩天,男嬰被成功解救送回,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本來算是一場有驚無險的幸事,但隨著接下來的調查,真相卻讓人一臉懵逼。
一開始,是有人在警方通報中發現了用詞的改變,孩子找到后,通報中的“盜嬰”,換成了“嬰兒丟失”。
這個大家就有點不理解了,明明是很惡劣的一件事情,孩子媽暈倒了,來個人販子把孩子偷走了,這咋就成了丟失呢?
并且,連犯罪嫌疑人是男是女,多大歲數,有沒有案底也不說一下,這誰能放心呢?
各路媒體相繼想要采訪男嬰父親,但得到的答復都是感謝社會關心。
我們是關心了,但是還一肚子問題呢?
隨著事態的進一步擴大,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消息被曝了出來。
整個周口男嬰丟失事件,是孩子家屬的自導自演。
知情人說,孩子母親和家里鬧了點矛盾,所以和親友策劃了這場丟孩子的鬧劇。
作為同樣為孩子轉發朋友圈,微博擴散的網友,我和大家的反應基本是一樣的,先是憤怒,后是疑惑。
這不是耍我呢嗎?還有你說你折騰這一次是圖啥呢?
幾個策劃人包括孩子奶奶和姑姑在內都給拘留了,孩子母親因為還在哺乳期,等哺乳期過后也要受到處理。
本以為這場荒誕的鬧劇到此為止了,但誰也沒想到,這事還沒完。
隨著更多可靠的消息曝光出來,事情開始變得越來越狗血。
原來這場并不精心的策劃背后,不是啥家庭矛盾,而是孩子母親的一場婚外情。
也就是說,孩子的親生父親,并不是報案尋找的那個。
男嬰的母親,和孩子的親生父親本來是高中同學,近兩年兩個人聯系上后,在一次酒后發生了關系。
倆人一研究,孩子生父要求她把孩子生下來,孩子出生以后,倆人研究了好幾次要把孩子抱走這件事。
最終,這場自導自演的鬧劇,再一次的消費了大眾的善良后結束了。
2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前人撒謊,后人遭殃。
樂清男孩那一攤子爛事才過去幾天啊,轉身又有人搞了這么一出?
去年11月,整個朋友圈都被“樂清失聯男孩”刷屏了。
有位母親求助說自己11歲的孩子放學路上走丟了,和這次一樣,無論是網友,警察,還是明星,都盡全力幫忙找孩子。
4天過后,孩子“找到了”,經過詢問和調查后家長承認,找孩子這件事,不過是自己一出惡作劇。
她想測試一下自己在丈夫心中的地位,沒想到發完朋友圈之后,傳播的越來越多,她害怕了,才主動承認。
你說這當媽的他媽長沒長腦子吧,就因為鬧個別扭,測試一下老公,就恨不得全世界都要滿足她發瘋。
最后結果是啥,這個陳姓的母親因為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3個月。
她是罪有應得了,但惡劣的影響,遠不及她一個蹲監獄那么簡單。
消費信任的背后,留給我們的是巨大的危機。
想一想,以前孩子丟了,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找孩子,抓人販子。
現在呢,孩子一丟,大家啥也別干了,等吧。萬一有反轉呢?
我們能等,但是那些被拐的孩子,只要等上那么兩天,可能一輩子再也回不去家了。
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
加拿大北部的冰面上,人們用裝死來誘捕海豹。
因為海豹天生有保護凍僵生物的本能,看見人凍僵,海豹會一起聚過來,用身體為人類擋風。
很多人脫光了衣服,手里拿著錘子。等海豹聚過來,跳起來一錘子錘死。
這就人類利用動物所謂的天性狩獵的方法。
靠騙取信任牟利,靠消費善良滿足私欲,如果不知道收手,倒霉的最終還是我們自己。
你信不信?
3
我真不想講狼來了的故事了。
沒上學之前就聽過的故事,我要再給所有大人再講一遍,你別說你丟人,我都覺得丟人。
我們公眾的善良,熱心,真的經不起消費了。
短短幾個月,幾次了?
前兩天,德云社相聲吳鶴臣腦出血,家人給發起了個眾籌,上限寫了100萬。
在籌到14萬左右的時候,網友的質疑打斷了籌款的進度。
有人說他家在北京有兩套房,一輛車。更讓人生氣的是,她在籌款后,買了兩部售價不菲的新款手機。
見有人曝光了,家里人站出來解釋說,兩套房都不在自己名下,車不能買要照顧老人,手機是因為提前預定了,不能退。
并且她還說,自己沒偷沒騙,這14萬都是網友自愿捐的。
網友們當然不愿意啊,說我們自愿是你說你啥啥都沒有,沒錢看病了才給你捐錢,我們這些租房都租不起的人,給你有兩套房的人捐款。
這不就是個笑話嗎?
吵來吵去到最后結果是啥呢?大部分網友認了,只不過很多人留言說,再也不會輕易相信籌款這件事了。
因為誰也不知道,自己猶豫半天捐出一頓飯前的時候,夠不夠人家新換一個手機殼。
鬧劇啊鬧劇,我總愛把這種讓人心寒的,可笑的事情稱作鬧劇一場。
但就是這一場場鬧劇,正在毀掉大眾的善良。
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一個人兩個人利用了大眾的善良,可能沒什么大事,但是如果這種風氣持續下去,那我們的整個信任體系就崩潰了,一切都完了。
知道這代表著什么嗎?
有沒有想過,為什么這幾年,連扶起一個摔倒的老人,都能被稱作英雄?
因為碰瓷這個行業出現,看見老人摔倒,本能的去扶她起來,但轉頭來她就能告到你傾家蕩產。
所以現在呢?多少人看見老人摔倒后不敢扶?有人說,說句難聽點的,就算他有什么不測,只要我沒碰他,就沒事。
有沒有想過,為什么這幾年,人們看見乞丐,不愿意再從口袋里找出零錢。
而是上下端詳一下,看看這個乞丐,是不是把大腿藏在了身下?
因為人們被騙怕了,多少乞丐白天乞討,晚上換上一身行頭,去夜店夜夜笙歌?
所以現在呢?不信,不聽,不給,即便你真的殘疾,被子女拋棄,看都不愿意多看一眼,假的。
人性本來是這樣的嗎?
《當我放過自己的時候》里有這樣一段話:
“善良偶受傷害,也許只是陣痛。”
“但若是整個社會風氣已經不容得善良施行。世界就會冷的一片荒涼。”
總喊狼來了那個孩子,最后被咬死了。
總去碰瓷的那個老頭,最后倒在真的車輪之下。
愛編造孩子走失的那個母親,某一天孩子真丟了,她大哭大鬧,別人皺起眉頭,嗤之以鼻。
這不是人心冷漠,這都是自己造作下的孽。
因為當我們一遍又一遍的消費人性的時候,終將有一天,被人性所傷。
作者:張十三
簡介:張十三,28歲小鮮肉大叔,13線情感作者,所有女性的娘家人。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