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時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國家一級美術師石開國畫大吉圖對聯《富貴高歌》(易從網)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漢人東方朔的《占書》上說:“歲正月一日占雞,二日占狗,三日占豬,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六畜日排完了,才輪到初七是人日。
國禮書畫家石開雄雞高歌圖《春曉高歌》(易從網)
為什么有這么個排法呢?古時有本叫做《農家雜事》的通俗書上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按人類馴六畜的次序排,雞最先馴養成家禽,狗次之,其他依此類推。
另一種說法是按牲畜的大小排,小的排在前面,所以雞排在第一,其他依次排后。
還有一種說法是按六畜和人的遠近排列,雞、狗養在屋里,接近人,豬羊次之,牛馬另有欄廄,離居室最遠,所以排在后面。看來后一說似乎有些道理。
石開八尺橫幅國畫牡丹圖《玉露滴翠聚富貴 盛世吉祥幸福家》(易從網)
為什么人反而排在六畜之后呢?這問題古書上沒有提及,古人雖不曾發現進化論的道理,但作為能創造工具、有思想的高等動物的人類要比低一等的動物出現的較晚,是合乎生物進化的原理的,春節人們畫雞可能因為初一是雞日。
玄關/走廊掛畫 石開荔枝公雞圖《紅荔大雞》(易從網)
此外,古代計時器尚未發明,早晨的雞鳴一聲,向人們報告新一天氣開始,它不僅是莊戶人家的時鐘,也是公共生活的時鐘。戰國時代,著名的函谷關,開關時間就以雞鳴為準。落魄而逃的孟嘗君,面對大門緊閉的關口,擔心后面追兵到,食客中有會口技者,學雞鳴,一啼而群雞盡鳴,騙開關門。這個故事被司馬遷寫入《史記》,傳為熟典。
石開老師新品葫蘆雄雞圖《福祿大吉》(易從網)
雞”一直是人們喜愛和文人表現的對象,他表達人們向往紅火的幸福生活的愿望。中國人素來的家庭情節,對于我們的家庭看的是最重要的,一副國畫雄雞圖表達了人們家和萬事興的期許。
許多家庭選擇在家中掛上一幅吉祥國畫雄雞圖,而且雄雞作為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一個獨立畫科,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歷代畫家不但直接描繪雄雞的勤勞之美,更進一步賦予含意,托物寄情,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藝術形式。
國禮書畫家石開新品牡丹百合圖《富貴百合賀豐年》(易從網)
石開老師就是其中一位熱愛描繪雄雞的畫家,他畫的雄雞經常與牡丹搭配在一起,牡丹象征著富貴吉祥,“雞”與“吉”相通,掛在家中客廳就是一幅“富貴大吉”的畫面,有著“宅室迎吉祥”、“功名富貴”吉祥好寓意!
石開老師原名張佩華,字石開,號五蓮居士、墨香山人。1946年生于山東滕州,詩書世家,受父兄影響,自幼酷愛書畫。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從教40余年,筆耕不輟,退休后,定居北京,專業從事書畫學習、研究、創作。經幾十年探索磨練,在寫意花鳥畫方面獲得頗深的造詣,目前,已經是70余歲高齡,大家之作,裝飾、送禮、收藏皆相宜!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