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低保你敢不給?
那我就住在你家!
看你給不給?
近日
會昌一婦女強行索要低保不成
竟闖入村支書家中大鬧
最終因自己的無知任性
換來行政拘留處罰
7月3日,白鵝派出所接到某村支部書記報警
稱一婦女因為不滿自己的低保被取消
現正在自己家中大鬧
經溝通勸解無效只好報警求助警方
在村支書家民警見到了正滿腹牢騷
對著村支書謾罵的婦女鐘某
見民警到來
鐘某“無所畏懼”
竟聲稱若不給低保還要在支書家中吃住
民警見狀立即上前穩定鐘某的情緒
并向雙方了解了事情緣由
原來
近期民政部門在數據比對時
發現鐘某的兒子購買了小轎車
以及其他一些經濟收入情況
根據農村低保政策享受者的評定范圍標準
鐘某家庭實際情況已不符合繼續享受低保政策
因此被民政部門清退出低保補助人員范圍
村委干部也曾多次主動到鐘某家中
解釋鐘某的低保被取消緣由
但鐘某固執己見
還因此多次到村支書家中大鬧
甚至還帶好了生活用品稱要在曾某家中吃住
了解情況后
民警向鐘某詳細解釋了低保被取消原因
并且勸說鐘某離開現場
但鐘某態度強硬
以自身年紀較高等理由繼續在支部書記家中吵鬧
還自行在在支書家泡起了茶、吃起了水果
多次勸說無果后
民警將鐘某傳喚到公安機關接受調查
最終
鐘某因涉嫌非法侵入住宅而自食其果
被公安機關依法處以行政拘留5日處罰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是解決困難群眾最基本生活的兜底性社會救助工程,切實提高了困難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使困難家庭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由于理解上的偏差,一些群眾對于低保對象資格認定的條件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以致沒有享受到低保待遇的群眾,對低保工作產生了疑惑,甚至反感和抵觸,給城鄉低保工作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誤區一 年老就可以辦低保
有些人認為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就可以申請救助,可以辦理低保。根據《婚姻法》有關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然而,有些人把法律規定應該承擔的贍養義務推向政府,希望通過辦理低保來規避子女的贍養義務,特別是在農村,往往只把兒子作為贍養義務人,女兒不作為贍養義務人。
事實上,低保是生活救助,并不是養老金。只有法定贍養人確實無力贍養父母或贍養能力弱,無法保障父母的最基本生活,且父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標準才能申請低保。
誤區二 殘疾了就可以辦低保
有些人認為自己殘疾了,失去了勞動能力就可以享受低保。低保對象資格的認定,是根據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財產狀況來核定申請對象是否符合低保條件。
根據《婚姻法》有關規定,夫妻之間有互相扶養的義務,父母對子女有撫養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雖然有些人因殘疾失去了勞動能力,但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低保標準,或家庭財產情況不符合有關規定也不能享受低保。
誤區三 生病了就可以辦低保
低保家庭大多是重病、重殘家庭,但不是所有家庭只要家庭成員生病,就會導致家庭貧困。
低保不是醫療保險也不是醫療救助,雖然家庭成員生病會給整個家庭帶來心理和經濟上的影響,但家庭其他成員有具有勞動能力,為家庭提供生活來源支持,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可支配收入仍高于低保標準,這樣的家庭也不能享受低保救助。
誤區四 沒有固定工作就可以辦低保
有人認為自己家庭中沒有固定從業人員、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就能申請低保。申請低保時,家庭收入核算的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在規定期限內的全部可支配收入。
主要包括:工資性收入,指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現金發放的勞保福利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家庭經營凈(純)收入,指從事生產、經營及有償服務活動和農副業生產所得(包括可以折合現金的實物收入);財產性收入,如分紅、轉租承包土地經營權,出租或出讓房產等收入;
轉移性收入,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居民家庭的各種轉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間的收入轉移。包括贍養費、扶養費、撫養費,離退休金、退職退養生活費、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土地征用補償和安置費等。
誤區五 辦上低保就可以享受一輩子
有些人被納入低保保障后,就認為自己能夠享受低保一輩子。低保是解決困難居民基本生活的一項救助政策,不是“養懶漢”,不是長期的社會福利,低保實施動態管理,堅持“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原則。
當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低于低保標準時,納入低保救助;低保家庭應積極配合各鎮政府、街道辦,做好低保年審工作,定期如實申報家庭人口、經濟狀況變化情況,當家庭經濟生活狀況不再符合低保條件時,應及時退出低保保障。
誤區六 車輛、房產及存款,只要自己不說就查不出來
有些人認為個人名下的房產、車輛和銀行存款情況只要自己不說,申請低保的時候就查不出來。目前低保審核機制采取家庭經濟狀況核對、鎮政府(街道辦)入戶調查,并引進第三方評估核查的方式確保公開、公平和公正。
其中,申請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家庭必須書面委托授權民政部門通過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對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及三代以內直系親屬有關情況進行核查,目前,申請社會救助家庭成員名下的車輛、船舶、工資、社保金、金融資產(銀行存款、股票、基金等)、工商注冊等情況均可實現核查,隱瞞家庭狀況不僅通不過低保審核,還會被納入社會救助不誠信名單。
誤區七 騙取、冒領、私分低保金,不是什么大事
有些人認為騙領、冒領、挪用、私分低保金被查出后把錢退回就可以,不是什么大事。
按照《社會救助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49號)規定,截留、擠占、挪用、私分社會救助資金、物資的,由有關部門責令追回;
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采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社會救助資金、物資或者服務的,由有關部門決定停止社會救助,責令退回非法獲取的救助資金、物資,可以處非法獲取的救助款額或者物資價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平安會昌
編輯:瑞金本地生活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