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月8日起小范圍登陸北美院線,周末累計票房達到160萬美元,擠進周末票房前十五,取得了除大規模上映的《長城》之外,近年北美上映的華語電影的最佳票房。
據《好萊塢報道者》今日消息,《流浪地球》首周在北美39個城市的65家影院斬獲160萬美元(原文:At the specialty box office, the Chinese sci-fi epic The Wandering Earth impressed with an estimated $1.6 million from 65 theaters in 39 markets)。
參考票房追蹤網站mojo周末票房統計數據,《流浪地球》位列周末票房榜第14位,不過mojo暫時還沒有收錄《流浪地球》這個數據,pro boxoffice網站暫時也沒有收錄《流浪地球》的票房。
由STX發行的《小豬佩奇》在北美67家影院上映,周末收7萬美元票房,單館票房在1045美元左右。
而相比2016年《美人魚》在北美上映首周暫獲的98萬美元票房(35家影院),《流浪地球》更是多出了60萬美元,創造了近年在北美限定上映的華語片的最佳首映成績。
影片在IMDb網站評分為8分(2404人打分),爛番茄網站和MTC暫時沒有評分。
《流浪地球》在美國電影協會暫時沒有分級,因此在美國市場想擴大放映規模有一定的難度。在加拿大分級為PG(和美國類似),澳大利亞分級為M(顯示該類電影作為“成熟級”影片適合相對成熟的年輕觀眾)。
另據deadline消息,《流浪地球》在北美IMAX銀幕表現尤佳,北美33個IMAX影廳產出77.5萬美元,場均收入2.35萬美元,也創造同類發行的最好紀錄。
《流浪地球》2月5日大年初一正式在內地上映,從大年初三開始完成了票房和排片的雙登頂,實現逆襲越戰越勇,大年初六晚間累計票房正式突破20億大關,成為今年春節檔最大贏家。
如果你想了解學習更多影視行業知識,請持續關注鮮蜂教育-夢工廠學苑系列課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