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現代攝影術剛剛冒出苗頭,一張波士頓工作室拍攝的照片悄然誕生。
照片中,這個出生于愛爾蘭的美國女子勞拉·蒙特斯(Lola Montez)正戴著黑色手套,優雅地夾著一支香煙。
1851年的女性幾乎不吸煙,她們甚至沒有嘗試的機會,但勞拉的姿勢似乎預示了未來。
今日,女性吸煙已漸漸成為普遍的現象,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即使是不吸煙的女性也難免接受二手煙的影響,以及面對因吸煙而患病的家人。
而這一切,要從吸煙行為被污名化開始講起。
勞拉·蒙特斯(Lola Montez)肖像 by Southworth & Hawes。
“好女孩不吸煙”
吸煙的女性,曾經被視為一種墮落的象征。
長期以來,北美、歐洲女性的吸煙行為,與放蕩的道德和可疑的性行為聯系在一起。
早在17世紀,荷蘭畫家就用煙草和吸煙來象征人類的愚蠢,而在這些畫作中,唯一出現的吸煙女人只有妓女。同樣,19世紀時,女性煙民被視為墮落的女性,而吸煙則是性工作者的職業象征。
確實,香煙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色情攝影中是常見的道具,只有少數波西米亞藝術家和知識分子才敢挑戰這樣的社會習俗。
女性吸煙在社會上所面對的恥辱,甚至在1908年,讓紐約一名在公共場所吸煙的女性被捕。
然而幾十年過去,北美和北歐女性的吸煙行為已經被社會廣泛接受,甚至人們希望她們如此。這當然歸功于女性社會和經濟地位的變化。
然而,煙草工業利用這種變化,將吸煙變為一種對于“自由”和“解放”的象征而進行的宣傳頁功不可沒。甚至在今日,世界各地的煙草行業,尤其是正經歷著迅速變革的國家,仍在視而不見煙草對于健康的危害,而宣揚這一信息。
19世紀末,與傳統的香煙比較,卷煙發展為更為干凈、容易使用且現代的產品,同時價格也越來越便宜。盡管在世紀之交,香煙在男性中開始流行起來,仍有很多人反對這種被視為骯臟且令人墮落的習慣。
而即使那些有魅力的年輕女性常出現在香煙品牌的廣告、海報中,她們的作用并非吸引女性,而是男性顧客。
40年代,華品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廣告:吸煙美人。
觀念的轉變:由“骯臟的習慣”到“自由的火把”
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了女性解放和女性吸煙行為廣泛傳播的分水嶺。
在戰爭期間,她們不僅需要從事較為男性化的職業,同時社交、時尚、女性化等因素也滲透進生活。這對煙草公司來說,就像一座等待被挖掘的金礦。
幾乎是最早的針對女性的媒體營銷案例,產生于1925年的好彩香煙(Lucky Strike)。
那是一個追求苗條與波波頭和短裙盛行的年代,而本著“用好彩代替甜食”的口號,美國煙草公司(American Tobacco)將好彩香煙打造成了一種無脂肪的滿足饑餓的方式。
效果是顯著的——好彩香煙的市場份額增加了200%以上,并連續兩年成為美國煙草公司的最暢銷產品。
沖破女性在公共場合使用香煙的禁忌,也囊括在了性別平等的探討之中。
1929年,紐約復活節游行中,幾位年輕女性抽著她們“自由的火把”(Torches of Freedom)——也就是好彩香煙,在第五大道的游行隊伍中,抗議著有關女性的不平等。
一場全國范圍內的討論由此而來。最初連如何握煙都不會的女性,正被媒體的大肆報道調教著自信心——煙草公司利用平面廣告中女性吸煙的形象來解決這一問題,好萊塢的女星們在這其中起到了某種“榜樣”作用。
貨架上的維珍妮牌女士香煙(Virginia Slims)。
隨著20世紀初北美和北歐地區女性香煙市場開拓的初嘗試,女性使用香煙的文化意義開始產生了變化:從最初作為男人附屬品的標志,到“像”男人,再到可以“吸引”男人,直至被視為一種“平等”和“解放”的標志。
獨立、自由的女性形象被打造,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甚至可能處于煙草普及更早階段的非洲和亞洲,而這些廣告中的女性無一例外,都夾著一支未燃盡的香煙。
作為濾鏡的廣告與“勝利”的錯覺
為了販賣給更多女性,香煙被包裝成了她們無法抗拒的模樣。對于煙草的普及,廣告的推動作用功不可沒,尤其是針對女性而言。
女性總是最勇于嘗鮮的細分市場。“這些女士們在過去15年間引領了每一種香煙的流行趨勢,研究表明,她們是最先擁抱特大號香煙,以及薄荷、木炭和嵌入式過濾煙嘴的群體。”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 Companies Inc. 簡稱PM)于1968年(同年)推出一款維珍妮牌女士香煙(Virginia Slims)。
相對于上一個十年中他們推廣的代表男性氣概的萬寶路香煙(Marlboro),維珍妮牌女士香煙則主打一種充滿活力的、耀眼的、愉悅的品牌形象。
甚至在電視與廣播的廣告中,配樂都試圖傳遞出一種“恭喜你作為一個女人,恭喜你獲得成功”的信息。
“這是第一支專為女性打造的香煙……它被設計得更為修長,以適應女性更為小巧的手和嘴唇……并且包裝在一個苗條的錢包式包裝中。”
2016年3月,英格蘭最后一家卷煙廠——位于諾丁漢的帝國卷煙廠正式關閉,這些珍貴的藝術作品也隨之參加拍賣。在煙草被發現對人體有害之前,煙草公司用這些精美的油畫作為廣告海報為香煙做宣傳。
而正像女人們很難拒絕奉承與諂媚,這樣的廣告正符合一部分的女性心理。
在維珍妮牌女士香煙之后,針對女性的煙草廣告顯著增加,女性煙草品牌也產生了小幅的激增。
然而健康問題也難以再被掩飾,吸煙所引發的健康問題再也不是一個“男性”的問題了。至少自20世紀50年代起,一些吸煙者就存在嚴重的健康問題,而年齡較大、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女性煙民更容易出現健康問題。
有研究表明,女性患吸煙相關的呼吸和血管疾病的相對風險高于男性,同時,女性對吸煙的一些有害影響可能比男性更為敏感。
在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中女性較之男性吸煙率普遍度低,以及吸煙行為產生與相關健康問題出現的時間差,導致了女性的吸煙問題依舊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吸煙導致的健康問題引發的焦慮、羞恥和內疚等情緒,讓女性們從廣告中得到安慰。
與健康問題息息相關的煙草行業,曾在廣告中提供了許多并不準確的信息,并沿用至今,且助長了一種錯覺,即特定的香煙品牌和形式是相對健康的。更令人擔憂的是,女性吸煙的年齡在逐漸降低。
若吸煙并不是女性的“勝利”,她們又為何如此沉迷?
除去那些因尼古丁成癮而難以戒煙的女性,還有很多原因。譬如,吸煙行為在那些低收入、單親或離異、社會地位低下的種族群體等女性群體中變得更為普遍,是因為她們相信香煙可以幫助她們解決現實問題。
但事實上,吸煙對于緩解壓力或是放松神經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又或者,一些女性認為放棄吸煙會增重。或者,雖然幾乎沒有醫學證據可以支持這個觀點,但與其戒煙,一些女性會轉向低焦油香煙,因為她們認為這會降低她們的健康風險。
當地時間2014年4月2日,伊朗德黑蘭舉行的一場傳統的公眾野餐活動上,一名女子在家庭聚會上抽水煙。在伊朗,通常,女人如要抽煙需有男性陪伴。
如同一百多年前勞拉手里的那支香煙,雖走過漫長的時間,如今女性吸煙的形象仍舊富于挑釁意味,并且與成功、現代化、富裕、成熟等令人向往的特質聯系起來。女性煙民們要何時開始質疑這場“錯覺”?
更重要的是,當女性被鼓勵著用此種方法彰顯自己的獨立于解放,又如何分辨出暗藏其中的男性凝視?
對話
關于女性的吸煙行為,界面影像采訪了四位女性吸煙者,從她們第一次吸煙的經歷,到吸煙對自己的影響,這些現實中存在于我們身邊的女性煙民,怎樣來形容吸煙這件事情?
界面影像:你最初是跟誰學的吸煙?你還記得第一次抽煙的場景嗎?
賈白芍(年齡31歲,煙齡1年,現居北京):2017年,我對年齡和工作越發焦慮。要好的同事會吸煙,我便跟著她學會了。最常買的是萬寶路單爆珠。上班的下午,去樓下點一根兒。第一次抽煙,已經不記得了。 以前也偷偷學過。
皺眉哥(年齡27歲,煙齡9年,現居成都):初三,和同學,具體不太記得了,模糊記得是一個中午,逃離了回寢室午休,藏匿在教室里躲避巡邏的保安,第一次吸了煙。
小王(年齡28歲,煙齡10年,現居北京):從小住在一個比較老舊的城區,那里的人們每日都為生活而奔忙,很多人都利用吸煙的一點點時間來放松自己,那時的他們似乎是快樂的,所以我看到他們就會有一種嘗試的沖動,只能說當時的生活環境讓我對吸煙產生了很大的好奇。
第一次吸煙是趁著父母出門,偷偷地在煙盒中拿出一根,去陽臺打算點燃它,記得那時候還是心里很害怕,害怕父母突然回來,有就會抖,用了好幾根火柴菜點燃,吸一口,感覺不是特別好,很嗆,弄滅了它,從樓下扔了下去。
阿Y(年齡28歲,煙齡10年+,現居北京):最初是好奇,嘗試自學,但好像失敗了,而且怕被家里人發現。比較深刻的印象是初中和男同學去網吧打游戲,他拿煙出來,就一起抽了。兩個穿著校服的初中生在網吧隨時有蟑螂出現的角落里吞云吐霧,大概這樣的場景。但那時也不會過肺,高中后才自己學會。
女性吸煙的行為總與“性感”相連,電影《午夜巴塞羅那》中,有些神經質的瑪利亞在被拍照時叼著一支煙。
界面影像:吸煙時,你是什么感受?(你享受的是什么?)
賈白芍:朋友總笑我抽假煙,說我的煙從來沒過肺。我喜歡抽煙時放空的狀態。
皺眉哥:放松、屬于自己的時刻;偶爾有吸來微微眩暈的感覺,很爽,超自然的感受。
小王:享受片刻的輕松吧,如今我長成大人了,體會到了父母當時的不易,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襲來,在那一刻能不去想這些四面八方而來地壓力,想想生活的美好,對于自己來說也是難得珍貴的吧。
阿Y:現在抽煙經常會干嘔,而且明顯感到呼吸道受了刺激,生理上沒什么好的感受。享受吸一口之后把煙霧筆直吐出去的感覺吧,像是壓力或者焦慮也吐出去了一樣(其實沒有)。
界面影像:你有意識到吸煙對你的危害嗎?想過戒煙嗎?戒成了嗎?為什么?
賈白芍:我意識到吸煙對健康有害。現在也戒了。但戒煙不是因為介意吸煙的后果,而是我現在學會跟自己相處了。不那么焦慮。
皺眉哥:有。體檢出來肺上有紋理。目前半戒成吧,已經很控制了,不是每天吸,大多是心情喪的時候吸(還是要保命啊哈哈哈)。
小王:吸煙的危害應該挺多的吧,比如對身體的某些器官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提高得癌癥的概率,對膚質也不利等等。戒煙當然是有想過的,但是生活的壓力,還有去一些社交的活動,看到別人吸煙后,會控制不住的想要點燃一根,戒煙要面對的困難還是挺多的。
阿Y:有。呼吸道疾病,皮膚變差之類。想過,也抽過電子煙,但覺得麻煩,差點什么東西。總認為自己沒什么癮,想不抽就能不抽,然后就放任下去了。
自動售貨機中擺放的香煙。很多香煙的包裝上都印有提醒人們吸煙有害健康的控煙警示圖片。
界面影像:如果你有孩子,你會介意他/她吸煙嗎?為什么?
賈白芍:不介意。如果ta喜歡吸煙,也知曉吸煙的后果,那我不想干涉ta。
皺眉哥:只要不對身體影響很大就不介意。
小王:自然是會介意,但是吸煙與否是個人的選擇。雖然是我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也是獨立的個體,我不會主動讓他們嘗試吸煙,也會告訴他們吸煙的一些壞處,如果他們依然選擇去吸煙,我也不會說些什么,因為我只要做到我可以做到的,至于他怎么去看待吸煙這件事情,就是他們個人的選擇了。
阿Y:不介意,不影響別人就行。抽不抽不都活那么些年,開心就好。
界面影像:女性身份對你吸煙有什么影響嗎?
賈白芍:沒影響。我不太介意別人怎么看。
皺眉哥:其實還好,痞性的成都吸煙妹兒太多了哈哈哈哈。
小王:影響并不是很大。現代的社會是主張男女平等的社會,不是過去的女人要依附于男人生活,所以現代女性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使有人對女人抽煙會露出異樣的表情,但是那已經是少數人了。
每個女性在社會上都是有其獨特價值的人,所面對的、所接觸的都是不一樣的,不能說不吸煙就個在各個方面都是良好的,女性選擇吸煙只是對待生活的一種表達,無關于生活和人的本質。
阿Y:比較少在需要承受太多奇怪目光的公共場合抽煙,基本沒有影響。之前會想大姨媽期間吸煙是不是不太好,現在基本也不想了。還有就是皮膚吧,作為女性會在意一點。
參考資料:
1. Amos, A. (1996). Women and smoking. British Medical Bulletin, 52(1), 74-89.;
2. Amos, A., & Haglund, M. (2000). From social taboo to “torch of freedom”: the marketing of cigarettes to women. Tobacco control, 9(1), 3-8.;
3. O'Keefe, A. M., & Pollay, R. W. (1996). Deadly targeting of women in promoting cigarettes. JOURNAL-AMERICAN MEDICAL WOMENS ASSOCIATION, 51, 67-69.;
4. Pollay, R. W., & Dewhirst, T. (2002). The dark side of marketing seemingly “Light” cigarettes: successful images and failed fact. Tobacco control, 11(suppl 1), i18-i31.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視覺中國、東方IC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