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垃圾?”誰能想到,這直擊靈魂深處的拷問,
有一天竟成了上海朋友的日常。
垃圾分類成為上海人的社交新話題。
據說,7月1日起,
也會被罰款!
全國46城將推廣垃圾分類
包含河北2地
這一改善環境節約資源的新舉措
未來如何向全國推廣,
記者28日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
到2020年底,
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
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這46個重點城市包括:
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石家莊、邯鄲,太原,呼和浩特,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蘇州,杭州、寧波,合肥、銅陵,福州、廈門,南昌、宜春,鄭州,濟南、泰安、青島,武漢、宜昌、長沙,廣州、深圳,南寧,海口,成都、廣元、德陽,貴陽,昆明,拉薩、日喀則,西安、咸陽,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市。
可以看到這46個城市里,河北有2個,也就是石家莊和邯鄲。
未來,一種新型恐懼即將影響到你我的生活,即被垃圾分類支配的恐懼。
據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繼續投入213億元加快推進處理設施建設,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需求。
到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
到2022年,各地級城市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其他各區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
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分類雖難,但不做不行了
盡管垃圾分類能把人逼瘋,但還是必須得做。原因沒別的,就是不做不行了。
據官方測算,上海目前每人每天產生的垃圾已經超過1公斤,每天垃圾產生總量超過2.6萬噸。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如果不對垃圾進行壓縮粉碎處理,每15天上海產生的生活垃圾就能堆出一棟421米高的金茂大廈。
這已經逼近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能力的極限。
而上海并非是特例。2018年,住建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600多座大中城市中,三分之二城市都已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四分之一城市已沒有堆放垃圾的合適場所。
城里沒地方放,垃圾就被拉到了村里,于是,垃圾處理又出現了新問題——城市垃圾包圍農村。
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工業污染“上山下鄉”, 越來越多的問題讓農村成了回不去的故鄉……
“洋垃圾”問題讓我們看到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垃圾輸出,以及背后全球化體系下的層層剝削。如今中國可以將百萬噸的洋垃圾拒之門外,但中國內部的垃圾又要如何處理呢?
垃圾圍城又圍村帶來嚴峻的環境問題,與此同時,垃圾處理不當帶來的健康代價也很沉重。
一直以來,中國處理城市垃圾的方法主要是以填埋和焚燒為主。以垃圾焚燒來說,其帶來的二惡英污染物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有毒物質之一。
據世界衛生組織介紹,二惡英排放后可遠距離擴散,一旦進入人體,會長久駐留,破壞人類免疫系統、改變甲狀腺激素和類固醇激素以及生殖功能,甚至是影響人體發育,導致胎兒畸形。
2009年,有媒體曾報道,廣州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附近村落癌癥有明顯增加。
盡管知道有害,但目前看來,完全不焚燒垃圾并不現實。不過有研究指出,如果我們妥善做好垃圾分類,就能減少垃圾焚燒量,二惡英的致癌率也會明顯下降。
中國人民大學在2017年發布的《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社會成本評估報告》顯示,根據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數據,再結合垃圾焚燒廠公布的二惡英數據以及風向預測全市各落地點濃度計算,結果顯示:北京市二惡英可能致癌人數之和為241人/年;假設經過妥善分類,每年致癌人數將降低至182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垃圾分類就是每個人在為自己的健康而戰。
垃圾分類不可怕
提前學習一下
其實,
垃圾分類一點也不可怕
↓↓
可回收物記材質:
玻,金,塑,紙,衣;
有害垃圾記口訣:
濕垃圾記原則:
易腐爛,易粉碎;
其余都是干垃圾!
來源:綜合人民日報,環球人物、齊魯晚報
(圖片及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