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公歷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
近期,我國多個城市“炎值”爆表,紛紛拉響高溫預警,部分地區的最高溫逼近40攝氏度,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燒烤”的滋味。
界小布首先分享給你
開胃解暑的涼菜醬汁做法
熱浪襲人,酷暑難耐,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想要平安度過“小暑+三伏天”,一定勿忘養心神、祛暑濕。
祛濕解暑“四個三”
“三花”:消暑
“三花”即金銀花、菊花和百合花。
金銀花能清熱解毒、涼血利咽;菊花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的功效;百合能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三瓜”:祛濕
“三瓜”即苦瓜、絲瓜和冬瓜。民間自古便有“苦夏吃瓜”之說。
苦瓜能清熱解暑、清心除煩、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絲瓜能消暑利腸、祛風化痰、涼血解毒;冬瓜能清熱化痰,除煩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腫。
“三肉”:滋養
“三肉”即黃鱔、羊肉和鴨肉。
黃鱔能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
“三果”:補水
山竹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可增進免疫系統健康,健康人群都可食用山竹,但每天吃3個就足夠了。
楊桃含水量很高,超過了90%,有清熱,生津,利水,解毒的功效,非常適合暑熱天氣吃。
桃子具有生津解渴、潤腸通便、平喘的功效,解勞熱、解煩渴之功效。由于桃子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可以補充夏季汗液流失掉的體液。
長夏多高溫天氣,小暑時節還應警惕心力衰竭,特別是“內心脆弱”者突然心衰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小暑時節一定要養護好自己的“心”,并要“趁熱”養陽。
一碗荷葉粥
夏季整體的飲食原則不能忽視“溫食以助陽氣”,小暑期間也不例外。
一杯養心茶
夏季炎熱,人體排汗較多,如果不及時補水,則血容量會隨之減少,血液粘稠度增高,很可能形成血栓,夏季常喝茶即取其補水之意。
同時,茶水中還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鉀元素,有利于心血管健康。除了茶葉水,還可調配一些簡單的中藥茶,清熱解暑兼養心安神。
一穴護心臟
內關是心包經上的穴位,能夠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等。早在3000多年前,古人就認識到了內關穴具有保護心臟的功效。
內關穴還是個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發心臟病時,先讓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間,配合按揉內關穴可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來源:養生中國、新聞正前方
監制:孫濤 值班編輯:殷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