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云南省臺聯領導和工作人員與來自寶島臺灣參加2019全國臺聯臺胞青年夏令營云南營的營員們一道在昆明云臺文化青創中心舉行結營儀式,對從5日開始的夏令營活動做了總結回顧。臺灣營員們紛紛表示,云南是塊寶地,山好水好人好,以后還會再來!至此,全國臺聯臺胞青年夏令營云南分營活動圓滿落幕。
△臺灣學子在結營儀式上簽字留念,寫下美好的祝愿
據了解,全國臺聯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自2004年首次舉辦以來,至今已連續舉辦16年,累計邀請千名臺灣青年來中國大陸參加活動,為中國大陸與臺灣兩地青年搭建了增進共識、深化友誼的平臺。本屆云南分營夏令營活動以“龍脈相傳 青春中華”為主題,為臺灣青年深入了解云南風土人情文化打開了一扇窗,為他們與來自云南和貴州的青年學子建立友情架起了橋梁,是為“兩岸一家親”,海峽兩岸是一家人。
以昆明為起點 兩岸學子建立親近友誼
△游覽云南民大民族博物館
7月5日,在中國大陸高校讀書的15名臺灣青年,與在臺灣島內17所高校讀書學習,此次特地從臺灣飛到昆明來參加夏令營活動的25名臺灣青年一起在昆明會合,在與來自云南普洱和貴州赫章的9名同學,以及3名長期在昆明居住的“臺三代”青年學子短暫會面后,一同開啟了云南夏令營之旅。5日當天,臺灣學子與分別來自云南和貴州的學子一起走訪了坐落在昆明翠湖邊的云南陸軍講武堂以及位于呈貢新區的云上云云南信息中心基地。
云南陸軍講武堂自帶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云上云云南信息中心基地研發的數據平臺先進、一流,在夏令營開局之初,就給臺胞青年、云貴學子留下了深刻印象。從小生在云南、長在云南的“臺三代”青年學子范麗蕓在參加完云上云云南信息中心基地后感慨:“云南不僅有美景美食美人,還有高效、快速發展的云平臺科技,我為云南感到驕傲!”
△云南省臺聯會長楊曉紅(左)授旗
7月6日,40名臺灣學子與12名云南、貴州學子一同拜訪了云南民族大學,受到云南民族大學50名學生的熱烈歡迎。學生們相伴同行,一起參觀了云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親身體驗云南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多元,隨后一同出席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云南分營開營儀式。云南省臺聯會長、臺盟省委主委、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楊曉紅為云南分營授營旗并宣布開營。
云南省臺聯副會長、臺盟省委副主委高素芳出席了開營儀式并致辭。她表示,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是兩岸青年密切交流交往的一個重要渠道,云南省臺聯愿為臺胞青年到云南創業、就業、觀光旅游、學習深造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深化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合作,需要兩岸青年大學生從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共同塑造中華文化的時代形象、共同構建兩岸同胞的民族和文化認同、共同推進兩岸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等方面作出努力。
麗江大理風景名勝自帶光芒 促進兩岸學子增進認識
開營儀式結束后,40名臺灣學子與12名云南、貴州學子一起坐上了去往麗江的大巴車,開啟深入感受、探索云南的旅途。參加此次云南分營活動,臺灣和春技術學院學生翁藝庭談了她切身體會祖國大陸科技崛起力量的感受。她說:“用一部手機就能完成很多事,讓我大開眼界。在這里,手機除了打電話、發郵件、玩游戲外,還能打車、支付、辦事,甚至足不出戶游云南,實在是太先進了。我想我會考慮來云南創業!”
△麗江木府合影留念
△在木府聽導游講解
7月7日游覽麗江,52名兩岸青年先后走入木府和四方街知名旅游勝地,切身體會了云南麗江文化的深厚底蘊。麗江木府的一座座古建筑,雕刻精致、構件玲瓏、氣勢磅礴,自帶魅力和氣場的模樣吸引同學們紛紛抬起手機、相機留影。四方街彩石鋪地、小巷通幽、商鋪林立的樣子也吸引著同學們流連忘返,大家紛紛拍照的拍照,購物的購物,玩得不亦樂乎。此后,大家還前往大理周城體驗手作白族扎染手工藝品的樂趣,感受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看到青年學子們個個玩得滿頭大汗、熱火朝天的樣子,負責組織安排本次夏令營活動的云南省臺聯會長楊曉紅點評道:“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抓住了青年,就等于抓住了未來。我們必須重視!”為了更好地了解青年,走近青年,楊曉紅會長和聯副會長高素芳等人積極走入到兩岸青年學子的隊伍當中,聽取他們的心聲,對臺灣學子提出想要到大理洱海岸邊走一走、看一看的要求,也盡心盡力協調安排,滿足了年輕學生們更進一步親近大自然的心愿。
△在大理周城,大家拿著自己制作的扎染作品合影留念
7月8日在大理,兩岸青年在云南省臺聯領導和工作人員的統一安排下,相繼乘坐感通索道游覽蒼山大峽谷,參觀崇圣寺三塔,同時還統一走向洱海岸邊,吹吹海風、玩玩海水,欣賞了洱海岸邊漁村倦鳥歸巢、炊煙裊裊的嫻靜美景,隨后來到大理著名的觀景餐廳享用包含烤乳扇等云南美食在內的大餐。經過一天的玩耍,出生在臺灣,現就讀于北京大學航天專業的學子范馨予不停地贊嘆感慨:“此次云南之行太有價值,太好玩了!感謝云南省臺聯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對我們的周到安排!”
7月9日,兩張大巴車載著兩岸青年離開大理,一起來到了楚雄彝人古鎮。大家首先在古鎮附近的一家本地餐館享用了彝族美食,隨后乘坐大巴車在楚雄彝人古鎮進行了游覽,增進對云南彝族文化的了解。目前就讀于北京中醫藥大學的臺灣學生劉元媛因為此次游覽,被云南多彩的民族文化所深深吸引,堅持要約幾個臺灣同學一起走入古鎮,一定要穿上云南民族服飾拍下動人的身影,不想給旅途留下遺憾。
結營儀式臺灣學子發言:我們還會很快再回云南來!
5日到9日5天時間內,兩岸學子們先后走入分別位于昆明、麗江、大理和楚雄的風景名勝地,進一步增進對云南民族歷史文化的了解,感受體驗了當地風土人情特色,加強了對云南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認識,也加深了對“兩岸一家親”的認同感。10日在昆明云臺文化青創中心的結營儀式上,臺灣學生葉子賢上臺發言。他說:“我們這群人呢,聚是一盆火,散是滿天星。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后會有期。”葉子賢的發言,代表兩岸青年學子經歷夏令營集體生活后的心聲。
△張耀仁講話
在北京大學就讀經濟法專業的臺灣學生張耀仁,今年念研一。他同時也是中華兩岸交流促進會大陸事務委員會的青年委員。他在結營儀式上說:“這次夏令營之旅,對于很多同學來說,可能都是第一次到訪彩云之南。但是對于我來說,是闊別14年之后的重逢。早在我讀小學之際,就跟隨爸媽‘西進大陸’的腳步來過云南。那個時候,樸素、親切、友愛的云南人教會了我簡體字、廣播體操,還有諸如‘買買三三’這一類的方言?!?/p>
張耀仁總結道:“這次重逢之旅,多虧云南省臺聯的支持和厚愛,我和同學們得以去到多彩的麗江,魅力的大理,讓我們領略了麗江的‘詩和遠方’,洱海的幽靜壯麗,蒼山的巍峨雄壯。還吃了‘海菜’、乳扇,以及比北京更好吃的烤鴨。今天雖然是我們在云南的最后一天,但我們相信我們還會很快和云南見面。回去北京以后,肯定還會向更多來自臺灣的同學、臺灣朋友分享云南的美,云南的繁華和發展。謝謝大家!”
隨后,包括云南志愿者、貴州學子在內的其他學生代表也陸續上臺做了發言分享。他們都統一向云南省臺聯領導和其他工作人員表達了感謝感激之情!結營儀式最終在一首流行歌曲《感恩的心》的悠揚樂曲聲中圓滿落幕。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云南分營活動已經結束,但兩岸學子一起看變化、談文化的友誼還在,他們一起為此次夏令營活動創設了微信聯誼群。兩岸學子還將碰撞出更多精彩的思想火花,為彼此未來無論是在云南、貴州還是臺灣發展拓展彈性互動空間,激發出無限可能。云南、貴州、臺灣,本是東西跨越,隔海相鄰,兩岸青年通過本次夏令營相聚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