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5日電(孟竹 王燕)大興區迎來新一輪“廁所革命”。近日,大興區城管委公布,今年大興區年底將建成“興舍”29座,同時大興800座公廁將改造完成,將會在年內迎來整體的改造提升,城市環境的“里子”將更加便利、衛生、美觀。
新穎外觀刷新興舍“顏值”
在大興區高米店街道興旺路路側,一座現代化的二層建筑映入眼簾。如果不注意,很多市民還以為這新修建的興舍是一個咖啡館。色彩與環境協調,外觀新穎美觀,給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清潔、舒心的如廁環境。
“近幾年大興區變化相當大,從大家到處找廁所,到現在到處都有了,以前還有些味道,現在走在里面很干凈,不僅具備水池、空調、母乳室、三人間,方便殘疾人和抱嬰兒的人,整體變化相當大。”從今年4月1日起,大興區新改造的10座興舍正式建成啟用,還將有19座興舍年底建成,市民們拍手叫好。公廁“顏值”清新脫俗,采用春華秋實、城市微光等四種新穎設計風格,在綠植掩映間仿佛一座座林間小筑,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興舍建筑風格,采取“便利、衛生、耐用、美觀”的設計原則,達到“易識別、有特色、不突兀”。在興舍 竣工調試期間,經常引來周圍市民的熱切關注,大家紛紛對公廁的設計功能和配備設施表示贊同,并為新城地區能有如此功能完善、設計新穎的新型公廁給予肯定。
內部設計盡顯人文關懷
興舍不僅僅是外部的靚麗,更是內部使用便捷的大幅度提升。硬件設備上,在公廁建設中加入廁位引導系統,方便如廁人員及時了解各廁位使用情況,清晰顯示可用廁位位置。人文關懷上,加入心愿墻設置,實現如廁人員為生活困難的環衛工人或戶外工作者獻愛心,提升城市管理一線工作者的幸福感、滿足感。便捷服務上,為實現興舍建筑便民服務功能的“便利化、集中化、最大化”,擬將二層公共空間部分打造成多功能綜合性便民服務點,以滿足周邊居民更多日常生活所需。
相關負責人介紹,興舍內,配置洗手液、應急衛生紙等,為居民提供相應的便民服務。配建方便老幼、殘疾人等使用的家庭衛生間(第三衛生間),完善兒童坐便器、低位洗手盆等人性化設施設備。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廁所革命”大興區城管委統籌考量公廁建筑服務功能,在確保公廁正常服務使用功能的同時,提出為環衛、市政、園林等廣大戶外勞動者提供休憩場所的功能理念,利用二層空間布局增設市政驛站,實現戶外勞動者淋浴、熱飯、休憩、手機充電,并提供24小時熱水、微波爐、應急醫療箱等便利設備,力爭將興舍打造成一座多功能城市服務綜合體。
7個月完成42座公廁改造
2018年初,大興區城管委啟動了全區“廁所革命”建設工作。工作開始后,大興區城管委聯合大興區規土分局開始進行前期建設選址,確定了新城地區10處建設點位,選址位置、初步設計方案報區政府審議。
7月底,新城地區“廁所革命”建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城管委、京南公司責成兩個施工標段倒排工期,嚴格按時間節點完成建設任務,并由監理公司全程把控建設進展,每周報告工程進度,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協調解決。各施工單位將施工時間“窄打窄用”,充分利用建設工序上的銜接節點,統籌安排建設各環節的并聯施工,高效推進“廁所革命”建設工作的落實。農村地區“廁所革命”建設工作隨2018年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同步實施,共涉及8個鎮16個村32座公廁的新建、改造提升。
2018年底,大興區“廁所革命”42座公廁的新建、改造工作全部完成,實現改廁大踏步,農村大變樣,城市煥新顏。
群眾代表參與“廁所革命”過程
大興區“廁所革命”關系到每一位大興居民,因此,從一開始居民就積極參與到“廁所革命”中。在“廁所革命”專題工作會上,除了大興區城管委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外,還特邀了4名市民代表參加會議。會上征詢了4位居民代表對大興區公廁選址點位和建設理念的意見,居民代表對設計細節提出了合理建議,并認同“廁所革命”建設堅持“簡單、實用、環保、綠色、干凈、衛生”的原則。同時,大興區城管委在北青報、大興報、大興電視臺等媒體機構及時公布大興區“廁所革命”工作進展情況,引導廣大居民樹立文明、衛生、環保的如廁意識。
為加快農村地區“廁所革命”建設進展,大興區城管委先后6次召開農村地區“廁所革命”調度會或施工現場會,明確提出了“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的任務目標,各鎮在積極推進今年公廁改造任務的同時,提前謀劃明年公廁的提升改造計劃,盡早完成各鎮臺賬內全部公廁的提升改造任務。
2019年,大興區還將在新城和農村地區改造公廁近800座。目前全區公廁配備專職保潔人員,制定廁所清潔程序與標準,建立健全公廁長效管理機制,定崗定人定時進行保潔和設備養護維修。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