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時難免會遇到一些緊急情況
比如突然轉向、臨時減速、
緊急變道、行車追尾等
刮刮碰碰在所難免
追尾情況也時有發生
那避免追尾的方法有哪些呢?
除了提前做好交通預判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
保持3秒的安全行車距離
別不信
忽略這個駕駛細節
行車危險指數真的比你想象還嚴重!
2019年3月13日凌晨,羅湖區羅沙路輔道發生一起兩車發生碰撞的道路交通事故。一輛出租車追尾一輛廂式貨車,事故導致兩車受損無法正常啟動。
事故現場▼
現場基本情況
前方白色輕型廂式貨車車尾廂被碰撞后有刮損痕跡,車底部備胎掉落地上,剎車骨也損壞脫落。
貨車駕駛員劉某登因受到事故瞬間的撞擊導致右小腿輕微挫傷伴有疼痛感。
后方出租車車前蓋遭擠壓嚴重變形破損,現場車身機件脫落一地,面目全非。
出租車司機李某在事故中因遭受撞擊導致胸部不適,事發時車內無搭載乘客。
經現場酒精檢測
雙方駕駛員檢測結果均顯示為0mg/100ml
既非酒駕,也無超速
事發時天已大白,照明條件良好
道路交通標志清楚,路上行車也稀少
行車條件總體不錯
那又是什么原因
造成該起事故的呢?
......
(事故現場路段及車輛)
貨車司機劉某登說,當天凌晨,他將車廂內的一車海產貨物準備運往市場。事發前,他正駕駛該車轉向羅沙路的輔道上慢速行駛。
結果“嘭”的一聲巨響
被后方由李某駕駛的出租車追尾
遭遇猛烈撞擊后無法正常啟動
(現場調查情況)
面對該起事故責任,出租車司機李某也對自己行車過程中沒有集中精力,導致本次“追尾事件”的發生而感到羞愧和懊悔......
經過交警部門
現場勘查取證后初步查明
事故認定
李某駕駛出租車行駛至事發路段時,未與同車道前車保持足以采取緊急制動措施的安全距離,導致兩車部分受損,雙方駕駛員受輕傷的后果。
李某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是導致此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因此,出租車司機李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貨車司機劉某登不負事故責任。
凌晨時分,正是人的生理疲勞期,駕駛人的精神狀態容易受到影響,影響對道路及交通的狀況的正確預判。而且隨著氣溫漸漸回升,“春困”這一現象也將導致疲勞駕駛行為多發易發。
請各位司機朋友
務必注意勞逸結合,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時刻注意自己的駕駛狀態
并注意與前車保持合適距離
提高警惕,警鐘長鳴~
編輯 | 深圳市公共交通管理局
來源 | 深圳交警
轉載請注明以上信息
<END>
你有沒有偷偷在看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