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為賣家提供獨立站建站工具的企業逐漸強大之際,中國的獨立站服務平臺也在不斷迭代,并形成獨具特色的優勢。
“2007年,福建有兩千多家獨立站服務平臺,而現在也只剩不超過百家。”Shopyy大客戶經理Jerry告訴億邦動力,“從國內整體的情況來看,獨立站服務市場要形成一家獨大的局勢基本不可能。”
Shopyy就是從這兩千多家服務平臺中“脫穎而出”的企業之一。從2007年成立之初,Shopyy的定位就是為跨境電商提供解決方案的服務平臺,現在的年GMV可以達到4億美金。
相比起步較早的海外市場,中國的服務平臺在資金和經驗上具有短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中國的獨立站生態不斷升級。
(以下為獨立站提供建站工具的平臺都統稱為服務平臺)
難以形成閉環
服務平臺日益精減的同時,用戶的數量卻在與日俱增。
“從幾千家淘汰到近百家,一是用戶增多帶來的服務壓力,二是平臺自身系統的落后,這兩種因素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建站平臺的存亡。”Jerry說道。為此,shopyy也對系統相應做了一系列升級調整。
據悉,從2007年開始,Shopyy通過傳統建站的模式為用戶提供服務,但是隨著客戶增多,服務量變得巨大,原先的系統很難支撐龐大的數據,針對所遇到的種種問題,Shopyy對系統進行相應升級,使得賣家可以自主更新相關功能,然而也有很多賣家忘記更新,bug會一直存在。為此,在經歷不下于6代系統的升級更替后,Shopyy最終升級到現在的SaaS模式。
Jerry稱,SaaS模式不僅節約了用戶成本,而且使得平臺自身的性能也得到保障。在SaaS模式下,所有用戶所遇到的系統問題,都可以一次性得到修復,而那些仍然做傳統建站的企業,由于服務壓力巨大,隨著技術員的流逝以及公司成本的增加,也很難堅持下去。
從簡單應用上講,Shopyy和其他服務平臺一樣,都只提供建站的工具,但隨著賣家深入的經營,他們的需求將不僅僅局限于建站,也會在其他方面和服務平臺建立合作,比如技術開發、幫助賣家做技術團隊的培養、制定賣家的成長計劃、線下會議培訓和成長沙龍等。
從整個鏈條上講,獨立站涉及的環節很多,如支付、物流、結匯、ERP等,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門檻。“在這個層面上,服務平臺只能選擇戰略合作的方式搭建生態,所以目前而言,服務平臺想要做閉環是不太可能的事情。”Jerry說道。
本土化服務優勢
相對于中國在2006年左右才開始興起的服務平臺,國外平臺在資金和用戶數上占有一定的優勢。
據悉,美國服務平臺Volusion成立于1999年,2014年完成首次對外3500萬美元融資,2015年獲得5500萬美元A輪融資。根據網站信息顯示,目前已經有超18萬商戶使用Volusion建立商城,平臺總訂單量達1.85億,銷售額總計28億美元。
另外,總部位于悉尼的Bigcommerce成立于2009年,業務覆蓋超120個國家和地區。截止目前,該平臺處理的銷售總額達 170億美元,融資總額超2億美元。
“獨立站確實是國外先興起的,他們在體量和背書上具有一定優勢,但是中國的商戶使用海外的系統多少會遇到‘水土不服’的情況。”Jerry說道。
Jerry稱,做獨立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上手快,將重心投入在市場流量方面,對于一些技術方面的問題,不僅賣家不擅長,而且也沒有更多時間去鉆研,貿然使用海外建站系統風險相對較大,所以服務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Shopyy平臺上也有很多賣家是從海外的服務平臺轉過來的,一是因為商城遇到bug時很難第一時間聯系并修復,二是海外平臺達到一定體量和用戶數量時開始向賣家收取傭金。國內用戶在市場教育下也漸漸轉變思維,加上本土化服務優勢,國內的服務平臺也逐漸嶄露頭角。”Jerry告訴億邦動力。
據了解,除了Shopyy,目前國內主要的獨立站服務平臺還有Ueeshop、Shopline、麥進斗等。
第三方平臺與獨立站的運營方式不可盲目復制
然而,作為獨立站賣家,需要綜合考慮分析資金成本、團隊技能、產品屬性,市場特性等各個方面,做起來也并非易事。
Jerry稱,從Shopyy平臺經驗來看,目前獨立站需求人群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早期就開始接觸獨立站的人群,他們的整體運作水平較高,這部分人群做的很大的也基本開始嘗試自己開發系統,或者已有一套深入合作的系統了。
二是先做第三方平臺,后期才開始做獨立站的,這是比較多見的類型。第三方平臺經過了紅利期,賣家之間開始形成惡性循環競爭(刷單、跟賣、價格戰),平臺政策也在不斷調整(傭金上漲、手續費提高),造成眾多平臺賣家的利潤大幅度縮水,FBA積壓庫存導致滯銷,資金回籠周期也拉長。這時,老賣家會開始考慮拓展其他渠道,獨立站便是其中之一。
三是剛開始接觸跨境電商領域的人群,如自主創業做獨立站,在校大學生,工廠轉型做獨立站。
從賣家經營模式上看,現在獨立站主要以零售和小額批發為主導。在營銷上,零售更多借助社媒類進行引流,批發更多借助Google廣告進行引流。
“隨著社交平臺、自媒體、移動端、網紅等新興玩法的出現,后兩類獨立站賣家將會有更大的嘗試和突破。”Jerry說道。
然而,很多在第三方平臺日出千單的賣家,轉做獨立站后效果卻不好。Jerry稱,在第三方平臺出貨量大,并不代表賣家的利潤就高,在第三方平臺做的越久的賣家再做獨立站會更不容易做。
“因為賣家熟悉了平臺的流量模式和優化手段,以同樣的方式放在獨立站上,自然做不起來。另外,獨立站是完全開放的,一些第三方平臺賣家不知道該如何下手。”Jerry說道。“對于沒有做過跨境電商的賣家必須多了解自身的情況,比如在供應鏈、資金、個人能力方面都進行評估和分析。
“另外,就目前大環境來看,選擇獨立站也未必不是一個更好的渠道,不過除非賣家的經驗已經相當成熟了,不然初做獨立站,賣家還是選擇國內的服務平臺會更加方便開拓海外市場。”Jerry補充說道。
回復關鍵詞“獨立站”
(億邦出口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