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環境污染、食品問題、重壓力的提升,疾病的增多,身邊流傳出這樣一句話,40歲以前拿命換錢,40歲以后拿錢換命……事實真的就是這樣。
企業家開始熱衷“長生不老”了,去年香港悄悄刮起了一陣“長生不老”風,風的源頭是90多歲的李嘉誠。
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以1.65億人民幣投資了美國一家抗衰老、延長健康年限的產品。據說,李嘉誠還親自服用“感覺超好”!
除了李嘉誠,前中國首富、盛大集團創始人陳天橋與疾病纏斗多年后決定將腦研究大健康作為下半生最重要的事業。他31歲成中國首富,還讓馬云上門道歉,今卻花7.6億尋長生不老藥。
前些年,一場疾病讓盛大網絡CEO陳天橋選擇隱退。他坐飛機或一個人待在酒店里,都會加劇痛苦,嚴重時有瀕死感。有兩個月,每晚都會呼吸困難,覺得自己不會再醒來,需要寫遺囑。
之前陳天橋和雒芊芊夫婦向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捐贈1.15億美元(約合7.6億人民幣),成立了陳天橋雒芊芊神經科學研究院,致力于探索大腦感知對人類行為和健康的影響。
馬云說,未來首富會誕生在大健康行業。
大佬們都開始關注大健康
還有哪些大佬們進軍大健康產業?
比爾蓋茨此前參與可提高人類壽命的疫苗開發;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致力于開發減緩衰老的業務;
Facebook的老板扎克伯格與夫人,也預期將投入30億美元,在本世紀末實現所有疾病的治療、預防和管理,目的只想為疾病治療領域帶來重大突破,讓數百萬計的人走出貧困;
馬云的阿里,劉強東的京東,王健林的萬達......等等;
在近日,半導體巨頭京東方A投資136億元建設生命科技產業基地;
日化品巨頭寶潔也強勢加入大健康產業,所有業務重心也放在了消費者保健領域。
為什么巨頭都投資大健康?
除了自然衰老,重大疾病是影響人類壽命的另一要素。
據國家疾病數據統計,2017年,造成最多死亡人數的三類死因為:心腦血管疾病--1780萬;腫瘤--956萬;慢性呼吸系統疾病--391萬。
各類疾病出現年輕化趨勢:
中國22%的中年人死于心腦血管疾??;
七成人有過勞死的危險;
主流城市的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處于過勞狀態的白領接近六成,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
中青年女性易得婦科,心腦血管疾病;
中青年男性面臨猝死、過勞和癌癥等問題;
慢性病患病率已達20%,死亡數已占總死亡數的83%
美國《保健事物》雜志報告:中國人的腰圍增長速度將成為世界之最。
2013年到2014年,35歲---46歲死于心腦血管病的人,中國是22%,美國是12%。
中國社科院《人才發展報告》七成人有過勞死的危險,如果中國知識分子不注意調整亞健康狀態,不久的將來這些人中的2/3死于心腦血管疾?。?/p>
中國一年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經費達到3000億人民幣元人民幣。
中國的肝炎的直接經濟損失達3600個億。
過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接近了2倍。心臟病和惡性腫瘤病例增加了近1倍!
肥胖人口將達到3.25億,未來20年將會增長一倍,腰圍只要增長一英寸(2.54厘米),血管就會增長4英里,患癌風險高8倍!
十九個月里19位老總離世!最高個人資產14個億,包括百視通CEO吳征、德爾惠股份創始人兼原董事長丁明亮、興民鋼圈董事長王嘉民、成都百事通總經理李學軍等12位高管,均因病離世。比例高達63%,其病因主要是癌癥和心臟病,其中吳征、李學軍等近半數為突發疾病逝世。
重視養生和投資健康不能等
不要總以為疾病離我們很遠,更不要讓健康埋有隱患。
我們已經有太多的朋友,太多的親人被疾病、被癌癥奪去了鮮活的生命。
要知道,很多疾病在早期是很容易防治的,長期失治才會加重惡變,以致喪失生命。
有問題早發現、早診斷,才能早預防、早治療,才能更好的珍惜生命。很多重大疾病都是從輕度重疾開始的!
事前控制比事中控制更重要,事中控制比事后控制更重要,對付危機的最好方法是不陷入危機,而不是化解危機。做好事前控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功能寢具行業逐漸發展
我國寢具行業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寢具生產基地和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發展方向也轉而向集約化的特點靠攏,品牌、質量逐漸在消費者心中占據重要影響力,寢具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
當今,中國睡眠健康行業逐年上升,是時候開始關注你的健康睡眠了,關注睡眠,從一張好的床墊開始。
大健康產業將呈現“井噴”式發展。
傳揚健康養生理念,既經營了事業,也兼顧了健康。從事大健康產業,于我于你而言不僅僅是一份工作,從大環境看,健康產業未來十年、二十年都是朝陽產業,投資機會非常多,大健康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選擇行業很重要,選擇企業更是尤為重要!
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沒有健康的身心一切無從談起。
21世紀也是一個大健康產業獲得極大發展的時代。
為人們提供健康生活解決方案,這才是大健康產業最大的商機。
慈灸堂,一直在路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