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2019年6月22日22點29分,四川珙縣發生5.4級地震,截止夜里12點30,一共16人受傷。震源深度10千米。
專家表示本次地震為長寧縣6.0級地震的余震。但地震過后,發生5級以上的余震,倒是很少見。
筆者自己之前曾做了一次地震演練。筆者所在我國中部一座北方小城,也在地震帶上。住所為2004年建成的磚混結構的3層。本樓最多6層。
筆者從客廳,打開房門,跑到室外的空曠安全地帶,用時55秒左右。前提條件是,跑的時候,我很清醒,不慌張,畢竟是自己個人的演練。
另外,樓梯燈光良好,沒有第二個人出現。最后,太太和孩子,不愿意參加我自己要求的演習,只有我一個人在練習“跑位”。
根據某高校教科書上說的“地震過程時間,只有十幾秒到幾十秒”,如果是這個時間,真實發生地震,我是跑不出去的。
原因如下:
· 真實地震中,我會驚慌失措,影響我判斷思維,和逃生行為動作。
· 我不會一個人待在一個房間內。有太太和孩子,哭鬧、慌亂會讓我不理性。
· 即使打開入戶門,樓梯里,也有很多逃生避險的鄰居同時出現,可能堵塞樓道。也有可能有人在樓梯絆倒。
· 逃出房門前,我和家人,可能找一些雜物帶上,比如給孩子帶衣物等,穿鞋,或者找手機,手電.......
· 逃生過程中,我沒有拿東西“護頭”!
基于上述理由,如果教材中,關于地震過程幾十秒的情況,就我個人而言,通過演練,我不大可能逃到一樓室外空曠安全地帶(馬路上、街道上)。
我個人要做的是,我先看好、找到自己家中,承重墻附近,能形成“三角安全區域”的地方。就我自己家而言,就是在衛生間靠近入戶門的地方,非常狹小,就是樓板塌下來,容易形成“三角形空間”。
當然,如果你是農村的自建房屋,或者你認為自己房屋的防震能力差,該高校教材的專家還是建議:你要從室內向外邊的安全空曠地帶逃生。
關于地震風險防范,你要自己多關注政府部門和媒體,出版物的安全知識和提示,不要掉以輕心,對這些安全知識和信息置之不理。真要是緊急情況發生,你就會慌亂,不知所措。
筆者最后的建議是,任何應急情況,你必須提前自己做演練。你個人的安全,主要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常做應急情況演習、演練,能有效避免你遇到緊急事情時的驚慌失措。貪婪和恐懼,畢竟是人的天性。
是時候,你自己家里有份“應急預案”了!
本文為個人原創思考,僅供參考。
如果您喜歡筆者的思考和文字,請關注這個公眾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