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6月5日訊(新田站記者 鄧提茂 通訊員 雨平 李宇 倬韜 思雨)近年來,新田縣依托富硒富鍶資源和青山綠水的自然生態優勢,立足本地農業資源,綜合考慮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市場條件等因素,鼓勵各村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地理等優勢,把發展“一村一品”特色農業作為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助力脫貧攻堅。
金陵鎮大元沖村位于新田縣北部山區,現有村民2263人,耕地825畝,貧困戶153戶,貧困人口628人。這里生態環境好,水土無污染,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建設無公害、綠色水果的天然基地。該村為徹底改變貧困落后面貌,創辦新田縣韻綠種養專業合作社。村民以土地、資金入股合作社,享受利潤分紅。2017年9月,合作社流轉土地300多畝,從事無花果生產、銷售。無花果營養豐富,種植當年可掛果,產量高,掛果時間長。2018年即產果15萬斤,實現銷售收入150萬元。2019年進入盛果期,預計產果30萬斤,村民分紅收入將更上一個臺階。
省級深度貧困村枧頭鎮馬場嶺村,在扶貧后盾單位湖南科技學院的支持下成立村辦生態農業發展公司,積極培育主導產業,種植食用菌30萬筒、黃桃200畝、玫瑰香柑120畝。在全村覆蓋享受固定分紅的同時,解決閑散勞動力30人以上的就業問題,使其年人均增收在8000元以上。
農民是最講實惠的,那些近在身邊、親眼所見、學著不難的特色產業常常會對農民產生極大的吸引力。新田縣委縣政府積極打造示范典型并充分發揮其示范帶動效應,形成輻射效應,催生“一村一品”專業村;如金盆鎮劉志孫村的油茶、河山巖村的三紅蜜柚、陶嶺鎮東山村的豆蔬種植、仁崗村的三味辣椒,三井鎮大山鋪村的臍橙,龍泉鎮東升村的蔬菜、毛里坪居委會的藥材種植等。經過多年的努力,全縣初步形成“一縣一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格局,培育了大批村級主導產業,有效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