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出生開始,就被無數的人關心著,除了親爹親媽,還有三姑六婆、小區大爺大媽 …… 正因為如此,像長輩們的帶娃經驗、有未經驗證過的民間偏方,無數“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向新手爸媽迎面撲來,例如孩子多穿可以避免感冒,輔食要先吃蛋黃,喝水有助于消化等等。這些經驗之談,有幾分是真,幾分是假!今天就跟大家說一下16個流傳最廣的育兒謠言!
1、生下來第一口要喝黃連水去胎毒
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沒有胎毒這樣一說,孩子生下來第一口奶應該是母乳,初乳對孩子來說無比重要,最形象的比喻就是孩子的第一針疫苗,另外無論是孕婦還是新生兒都不能亂吃藥。
2、光喝母乳營養不夠,需要加奶粉
這可能是最無恥的謊言了,母乳比奶粉好得多,只要常喝就會一直有,如果條件允許母乳喂到2、3歲都沒有問題,母乳可以極大的提升寶寶的免疫力(光這一點就可以打敗所有奶粉),一般母乳喂養的孩子是很少生病的。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好的奶粉也僅僅是母乳的模仿者而已,因為母乳成分極其復雜,目前的科技無法完全復制。
3、尿不濕會造成羅圈腿影響生育能力
這完全是胡扯,國外幾乎所有寶寶都在使用紙尿褲也沒聽說哪個國家出現不孕不育啊,使用合格的尿不濕對孩子的健康絕對有好處,不但更加衛生,而且可以降低父母的起夜頻率。
4、給新生兒擠奶頭
不論男寶寶還是女寶寶,出生3~5天后,都會出現乳腺腫脹的生理現象。觸之有硬結,輕輕擠壓可有乳汁。這是由于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的結果,一般2~3周可自然消退。此時,千萬不要擠壓,否則若不慎把乳頭擠破,會帶進細菌使乳腺紅腫、發炎,嚴重的甚至可能引起敗血癥。
5、輔食第一餐加蛋黃最好
輔食第一餐要給寶寶從米粉開始加起,米粉中含鐵,可以補足寶寶需要的鐵。不要過早給寶寶添加蛋黃,其實蛋黃不好消化,很多專業的醫生都建議9個月以后再添加,蛋清則是要1歲以后再添加以防過敏反應。
6、6個月后就可以吃鹽,不吃鹽沒力氣
建議1歲以后再適當放鹽,其實不吃鹽并不會導致寶寶無力,寶寶的食物中是含有足夠的鈉元素的。
7、為了營養均衡孩子要頻繁換奶粉
這樣頻繁更換不好,因為孩子的消化道是需要適應一段時間,當孩子已經習慣了這種配方奶,你又突然換了另外一種可能對孩子的消化道還有不適應。如果生長發育正常的話,完全不需要換奶粉。
如果生長發育出現問題了,也要努力找原因,不是簡單換奶粉就能解決問題的。雖然任何一種品牌的配方奶粉都要符合當地國強制標準,但是也有一些差異,或者配方上的連貫思路,因此建議最好不要頻繁換奶粉。
8、寶寶濕疹不用涂藥可自行痊愈
濕疹是寶寶常見的皮膚病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患濕疹的幾率會降低,但濕疹一旦出現,一定要好好護理,每天用蒲公英煮水清洗患處或是涂抹紫草泥,一個食指的“指尖單位”,可以抹自己2個手掌大的面積,一日三次。
9、孩子多穿可以避免感冒
大人穿幾件就可以給孩子穿幾件,總給孩子穿得太暖和,身體就會失去應變力,反而更容易著涼。判斷寶寶冷熱的正確方法是摸脖子和后背交匯的地方,溫暖,干燥,就是合適的。
10、空調風硬,有孩子就不能開空調
家里是可以開空調的,而且空調比風扇吹更利于健康,但是要注意不能把出風口對著孩子,另外不要反復的開關空調,導致孩子反復出汗,定到26度左右就可以,還有寶寶身上有汗的時候不能開空調,尤其是孩子滿頭大汗回到屋里的時候,需要落汗之后再開空調。
寫在最后,關于育兒,希望新手媽媽們多讀書,與時俱進,不要輕信七大姑八大姨的建議。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