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日凌晨兩點,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2%-2.25%,為2008年底以來首次降息。這將會引導全球央行普遍降息,帶來一撥資金寬松。
越是小型經濟體,越是國際金融話語權不強的國家,往往會受到美國貨幣政策溢出效應影響。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爭端不斷加劇背景下,土耳其、印度、俄羅斯等國家紛紛提前放松貨幣政策,準備迎接美聯儲降息影響。
7月25日,歐洲央行公布利率決議,雖然沒有降息,但表示需要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采取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立場。預計歐洲央行將于9月下調所有主要政策利率10個基點。
同一日,土耳其央行也宣布將一周回購利率大幅下調425個基點至19.75%,這是自土耳其2016年以來首次降息,也是2002年以來最大幅度的降息。
今年以來,印度央行已經連續實施3次降息措施,累計降息達75個基點,但這仍沒有改變印度經濟增長持續已久的頹勢。
近期,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俄羅斯經濟展望中,將俄羅斯經濟增速從1.6%下調至1.2%。
而就在美聯儲剛公布降息消息不久,阿聯酋央行緊隨美國步伐,同樣宣布降息25個基點。沙特央行也將回購利率從300個基點降低至275個基點。
當然中國也不例外,在中美貿易談判懸而未決背景下,美聯儲降息對中國也有著多方面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認為,如果中國目前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在美國經濟持續走軟、美聯儲降息下,對中國資本市場會是一個利好消息。人民幣未來貶值壓力會降低,外資出逃壓力也會緩解,這對于中國金融市場也有穩定作用。但同樣的,中國也面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中美貿易摩擦的下行壓力影響。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