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鄉 道德楷模
——第七屆濟寧市道德模范風采
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道德模范崇高精神進基層進群眾,持續發揮榜樣感召人、影響人、帶動人的重要作用,2019年3月以來,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聯合開展了第七屆全市道德模范評選活動。經過群眾踴躍提名、逐級遴選推薦、層層考察審核,共評選出30名全市道德模范。
他們有的不求回報扶弱助殘,雪中送炭幫貧濟困;有的奮不顧身解人危難,赴湯蹈火救災搶險;有的以誠立身恪守本分,一言九鼎履約守信;有的堅守崗位鞠躬盡瘁,揮汗灑淚無怨無悔;有的無悔付出守護骨肉親情,言傳身教培育傳世家風。他們是我們身邊的平凡人、普通人,卻用不平凡的事跡集中展示了孔孟之鄉人民的優秀品質,生動表達了廣大群眾的道德追求。他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踐行者,是文明道德風尚的示范引領者;他們像前進路上的道德明燈和精神旗幟,引領社會在道德之路上闊步前行。
助人為樂篇
1
朱清科
三代人無私照顧貴州老人18年
朱清科,中共黨員,1970年11月出生,濟寧市明珠中心小學工會主任。2000年,貴州老人楊素珍流落到嘉祥縣紙坊鎮前呂村,朱清科的爺爺奶奶看老人太可憐,就收留了她。他們在自家院子里收拾出一間房子,一家人一起吃住。朱清科的爺爺奶奶和父母去世后,朱清科接過了照顧楊素珍老人的愛心接力棒。他和妹妹們為老人修繕房屋、購置家電,周末、節假日帶著孩子回家看望老人,還經常給老人買衣服、生活用品,送給老人零花錢,都自然地喊楊素珍“媽媽”。2018年,為了滿足老人落葉歸根的心愿,朱清科多方聯系兩省民政部門,輾轉找到了老人的孩子,并幫助老人辦理了戶籍、低保手續,贈送了三萬元和三大包新衣服。朱清科夫妻還在村里辦起了留守兒童書屋,每周末都會回到村里為孩子們義務輔導作業,并堅持資助三個孩子上學。
朱清科先后獲評“濟寧好人之星”“山東好人”。2019年,被授予“第七屆全省道德模范”“第七屆全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2
舒 平
萬畝荒山變成公益能源林
舒平(原名蘇萍),195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曲阜市復生能源林負責人。舒平的女兒生前是復旦大學青年教師于娟,其抗癌故事感動了很多人。為了完成女兒建設生態能源林的的遺愿,2011年秋,舒平在曲阜承包了近萬畝荒山。幾經失敗,舒平逐漸成了種樹的行家里手,寒來暑往,她把當年的萬畝荒山變成了一片綠色能源林。為了更好地照顧公益林,舒平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巡山,5公里的山路,對于一個老人來說并不輕松。受舒平事跡感召,當地群眾和各地義工加入了“挪威森林”公益項目。據初步統計,人員規模已近30萬人。除了九仙山的萬畝山林,陜西、新疆、福建、貴州、河北等地的“挪威森林”已有30多個,有些義工還把樹種帶到了國外。8年來,環保公益已經成為舒平一家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舒平表示,公益林屬于大家屬于社會,將來要無償捐出。
2019年,舒平被授予“第七屆全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并被授予第七屆全省道德模范提名獎。
3
陳傳安
義務照顧鄰居9年
陳傳安,1959年8月出生,金鄉縣化雨鎮馮海村村民。從2010年開始,陳傳安就一直義務照顧鄰居陳樂平老人,他每天都會去陳樂平家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陳傳安自己生活也不寬裕,可他經常為老人送去米、面、肉、水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逢年過節就拎著雞、魚、肉為老人做一頓豐盛的飯菜。除此之外,老人家的大事小事,如釘窗戶、修電視、修門、換煤氣等等,陳傳安都一手包攬了下來。從陳傳安家到陳樂平家大約有600米的距離,成為陳傳安走過次數最多的一條路。9年來,為了照顧陳樂平,陳傳安幾乎沒有出過遠門,也從不在外過夜。如今,陳樂平老人已99歲高齡,在陳傳安的悉心照顧下,仍然精神矍鑠。陳傳安還是遠近聞名的孝子,他多年如一日地精心照顧母親的飲食起居直至母親去世。他孝順父母、照顧鄰居,用平凡的舉動弘揚著孝老愛親、助人為樂的優良傳統。
陳傳安先后獲評“濟寧好人”“山東好人”。2019年,被授予“第七屆全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4
4
康緒虎
傳遞愛心 為慈善助力
康緒虎,1974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曲阜市愛心助力團團長。2015年3月5日,熱心公益的康緒虎發起成立了曲阜市愛心助力團。截止目前,愛心助力團已有600余名愛心人士和142個愛心商家加入。在康緒虎帶領下,組織策劃開展了弘揚時代新風、傳承優秀文化、溫情社區、文明出行、扶貧幫困、生態保護、敬老護幼、恤病助殘、健康救助、幫教助學、科普宣教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00余次,累計捐款捐物達到60余萬元,受益群體6000余人次;先后走進20余所偏遠鄉鎮小學開展貧困兒童愛心助學活動。2018年,愛心助力團又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把新時代新思想送到田間地頭、送到老百姓心坎上。
△康緒虎和愛心助力團成員一起看望貧困老人
康緒虎先后獲評“濟寧好人”“山東好人”。2019年,被授予“第七屆全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5
5
馬懷程
公益戰線上的第一書記
馬懷程,1984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泗水縣微公益協會第一書記、泗水縣司法局行政執法監督科科長。馬懷程是一名出色的司法工作者,但在工作之余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志愿者。每當周末或者節假日,別人都還在睡夢中,馬懷程帶領的微公益走訪對接小組已經出發,逐村逐戶調查核實相關困境少年兒童信息,夜色朦朧才回到家中,緊接著還要整理相關材料,登記、入檔、發帖、備案。由于從事司法工作的緣故,馬懷成關注到了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的問題。他組織志愿者盡量給這些孩子提供成長中所必須的一切:義務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創造他們與監禁中的父母重聚的各種機會。2016年9月,馬懷程開始負責協會公益項目,先后通過騰訊公益、新華公益、京東公益等平臺申報公益項目14個。
△馬懷程與留守兒童的奶奶交流家庭情況
馬懷程先后獲評“濟寧好人”“濟寧市青年志愿者服務先進個人”。2019年,被授予“第七屆全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6
6
孫佃洲
心系百姓筑醫魂
孫佃洲,1950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鄒城市香城鎮崔唐村衛生室醫生。孫佃洲從事鄉村醫生工作40多年,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傾注和奉獻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不管嚴寒酷暑白天黑夜,無論哪里有病人,孫佃洲都隨叫隨到。他跑遍鄉村每一條小道,深知每一戶村民的身體健康狀況。山區群眾經濟條件較差,經常有困難家庭和孤寡殘疾人員來看病,他總是把治療好患者病痛放在第一位,盡量不收或少收藥費,為他們減少看病費用。四十多年,孫佃洲共接診病人二十余萬人次,出診近萬人次,但他從沒收取過一分錢的出診費,給當地村民直接減免出診費數十萬元。他還熱心公益事業,通過各種募捐平臺捐助兩萬多元公益款,出資十多萬元為西羊皮村建設了“家和文化健身廣場”,豐富了村里人的業余生活。
孫佃洲先后獲評“濟寧好人之星”“山東好人”。2019年,被授予“第七屆全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我們每個人
都應以道德模范為榜樣
大力學習弘揚
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
在全社會形成
知榮辱、樹正氣、促和諧的
良好道德風尚
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提供有力道德支撐
為加快推進濟寧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爭做道德模范!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