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一位快車乘客投訴滴滴司機危險駕駛導致其受傷,拒付車費。但滴滴隨后查證后發現,不僅“司機危險駕駛行為”不存在,而且該乘客疑似多次碰瓷司機來達到拒付車費目的,引發大量網友吐槽人心不古,建議滴滴將此人拉入黑名單,也可以報警處理。
時下一位網友@田欣Kirs(微博名已修改為 @你是嗎哈哈哈哈)日前在微博投訴滴滴司機危險駕駛導致其受到傷害,請求免除車費。然而滴滴調查后發現,該乘客在最近的20多天內,頻繁投訴司機危險駕駛,并因此獲得12筆免單,共計700余元(費用由滴滴承擔)。
科技邊角料發現,該網友微博主頁有大量投訴滴滴的帖子,包括滴滴存在加價,超速,態度不好等現象,導致其被刮傷。
滴滴隨后在新開通的“滴滴出行客服”微博中回復道:如上證據表明,您一直以危險駕駛為理由抹黑司機,并從平臺獲取免單的權益。希望您能停止在社交平臺上的不實言論,尊重每一個司機,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
對此不少網友認為該乘客20多天每次都遇到危險駕駛,情節過于離奇,同時對滴滴鳴不平,認為要是滴滴客服如果不公布此事,估計又有一波人跟風亂罵,對待這種人該跟對待高鐵霸座的人一樣,將其拉入滴滴的黑名單。
也有人表示,滴滴只要有可鉆的漏洞,有些人就會想盡辦法薅羊毛,讓原本有利消費者行為變了味。
摘錄部分觀點:
1:也是活久見了,真是各種手段用盡就為了占小便宜啊!為了700多塊錢敗光人品真的值嗎?客服也真的是不容易,成天面對這些潑皮無賴。
2:每次都能遇到危險駕駛也是沒誰了。這個幾率得多小,要是我,連續遇到第五次危險駕駛我就買彩票去了。
3:滴滴的服務在封閉空間內,單次投訴是否惡意很難界定,但多次被投訴,或多次發起投訴謀利是容易判斷的;可以效仿運費險,買家退貨記錄多,會判定你退貨風險高,保險就貴一些,滴滴也可以記錄乘客投訴記錄過多,投訴失實的可能就更高,深入調查屬實的話就像高鐵對待不文明乘客一樣,拉入黑名單中。
4:如今對壞人來說,違背道德或一些法律的成本太低,網絡黑手甚至都可以零成本的,帖子就把人打垮了。但對好人來說,保持名譽的成本反而越來越高。所以好人必須抱團,勇敢得把很多事情公開透明處理,震懾一部分不誠實的壞人。
5:給保護司機的合法權益點贊,滴滴不光是要保護乘客,司機也是滴滴的一份子,沒有司機的辛勤勞動就不會有現在規模的滴滴出行。壞乘客要打擊,好司機也要宣揚!
也有自稱滴滴司機的網友對此跟帖認為,這種乘客說實話占很少一部分,大多是打車去外地的喜歡投訴未坐車來免單,先發個五十來塊錢的給你接,到了地方然后給你說要去另外一個地方,結果就是導致開始預估價在五十左右,實際上給你打到三百多,然后投訴未坐車,乘客端要么變成開始的預估價五十,要么一分錢不用付。
一位網友@千尋客 表示,首先贊賞這種態度,不舔客戶也不舔司機,旨在建立一個合理有秩序的環境,為整個出行行業提供保障。但是手段上面有一點存疑:用軌跡核查和跟司機確認的方式來確認是否危險駕駛,不知道軌跡精度能否顯示問題,比如臨時駛入逆行道,搶紅燈這些情況?另外,司機可能不會承認危險駕駛,結果很難作為依據。
滴滴總裁柳青也對此回復道:針對這個用戶的“投訴”,希望更多的讓大家理解我們很多事情背后的思考,并且盡可能公平保障乘客和司機的利益。(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