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完美的人生,培養出來的卻是自私的人格。從小成績優秀,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北大,本來應該有一個燦爛無比的人生。可如今卻變成了眾人皆知的殺人犯,殺的還是自己的母親。
最近,吳謝宇改口作案動機,立刻引來了熱議。
有網友認為吳這樣做,明顯為了減刑在撒謊,買活性炭一系列這些都是為了掩蓋尸體嘛,如果真想一起自殺干嘛要費事做這么縝密的掩蓋尸體的工作,不光包裹得那么認真還裝了攝像頭,根本就不是想一起自殺,包括詐騙都是有計劃性的。這個殘忍的變態又在耍小聰明,謊話連篇的變態。如果真的按他說的想殺完母親再自殺,為什么事發前會大量購買活性炭和壓縮袋,明顯就是提前有掩蓋殺人事實的意圖,真不知道他這種借口有什么用,把自己親生母親殺了自己又揮霍逍遙,還口口聲聲說是幫母親解脫。
我覺得他之所以沒有給母親安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是出于他的人格特質,一個完美主義者復雜又矛盾的邏輯思維方式。一方面他不能容許自己污蔑含辛茹苦養育自己的母親,一方面他想茍活于世。吳在案發后處理作案現場,詐騙錢款揮霍及逃亡生涯足以證明他不想死,當他目睹母親瀕死的慘狀時激發了他的生存本能。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圣人,自己對別人的揣測就是天衣無縫的,吳謝宇的確滔天大罪,但若他陳述的是事實,仔細分析也合理,一個單親家庭,家里可能還有瀕臨抑郁的媽媽,心理壓力肯定很大,在極端的條件下神經不知道會出現什么問題,我覺得剖析心理問題比無腦噴有用的多。
其實我們也沒有資格評價他做的是否正確,可能他在撒謊,也可能他是真的這么想的,畢竟天才的思想常人無法理解。從道德上來講,弒母是錯誤的是很令人厭惡至極的,但這也是他的母親,并不是我們的,所以沒必要為這件事情去糾結,去評判他是錯是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他既然這么做了,后悔也是他的事。
不管怎樣,殺人都是重罪。但是,從最近一些新聞來看,家長給予孩子的,不一定都是愛與關懷;也有很多家長給了孩子壓力憤怒,甚至毆打虐殺——理性討論勿噴。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是沒有道理的。弒母是結果,是表象,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應該引起大家的深思。
沒有一個母親是完美的,她是第一次做母親,她也不知道該如何做母親。但無論她對你做過什么,她沒有傷害過你,她給了你生命,她十月懷胎把你生下來,撫養你長大,她沒有害了你的命,你怎么忍心去剝奪了一個給你生命的人的生命。
我們彼此的經歷不一樣,對待同一件事的感受也截然不同,我相信人生來善良,是后來的經歷造就了一個完整的人,我們沒有經歷過他的人生,也沒辦法像他那樣糾結和痛苦,即使是你也經歷過相似的人生,你也沒辦法做到感同身受,所以我們永遠理解不了人。
我覺得又是一例血淋淋的家庭教育反面教材。父母展現出過多的負能量也是會影響孩子的,特別是大學生正在逐步接觸社會和世界,家庭的負能量只會將其慢慢引導至黑暗。
為人父母總是費力不討好,帶你出去旅游,給你買買買,做你愛吃的菜,叮囑你多保暖,你不會記得。你只會記得某年某月兇了你,打了你。卻不懂得他們的期許。他們只不過希望你未來可以吃飽穿暖,好好的做人,待人,他們做出了你那個年齡理解不了的舉動。人是要經歷時間成長的,希望能明白的不要太晚就好。
其實想要教育好小孩挺難的,關鍵也看孩子怎么想,太寵太差都不行,想要把握好一個度很難,我覺得王菲是我認為最好的家長,她的教育方式是我完全所想的,尊重孩子的天性,教育她懂得做人的道理,王菲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帶她出去做公益,很難想象吧,她是想讓女兒知道別的小孩子沒有的我們分享給她。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