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注
日前,華為發售國內首款5G手機。在今年下半年,還將有多個品牌發布5G手機。
“5G手機來了,5G網絡的覆蓋情況如何?”成為很多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26日上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舉行2019年上半年新聞通氣會。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底廣州、深圳5G基站將分別達1.46萬座、1.43萬座,基本實現核心城區信號覆蓋。“這也意味著年底就可以在廣州、深圳核心城區不間斷使用5G手機通話上網。”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信息化與軟件服務處處長董晉表示。
今年上半年全省經濟保持總體趨穩、穩中有進態勢,工業新動能不斷涌現,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企業發展后勁不斷增強。全省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56.5%,比上年同期高0.8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1.6%,比上年同期高1.5個百分點。
對此,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表示,新產業、新技術發展勢頭很快,工業新產品產量增長也很快,說明廣東省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正發揮著積極作用。
優結構??
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56.5%
走進位于南沙的美的集團互聯網工廠,200多臺機器人繁忙有序地揮舞著,生產線上的主角已從“人”變為“機器人”。當前美的集團已總計投入機器人702臺,節省人力2.2萬人,而省下的員工從事更有創新性的智能管理工作,加速推動生產效率的提升。
近日,《財富》發布最新世界500強名單,美的集團再次上榜,居第312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介紹,廣東共有13家企業上榜,其中制造業企業有6家,比去年增加1家。除美的集團外,其他5家制造業企業分別是:華為公司,排第61位;正威國際,排第119位;廣汽集團,排第189位;雪松控股,排第301位;格力電器是我省今年新增的“世界500強”,排第414位。
今年上半年,全省經濟保持總體趨穩、穩中有進態勢。工業經濟階段性調整,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數據顯示,全省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56.5%,比上年同期高0.8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1.6%,比上年同期高1.5個百分點。
“從上半年經濟數據看,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效還是比較顯著的”,省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宋宗宏認為,近年來廣東加快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先進制造、高技術制造與現代服務業領域,一些新的技術、產品、業態、產業、商業模式在加快涌現,推動新動能加快成長,經濟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同時,珠三角地區支撐作用明顯。珠三角地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3%,比全省平均高0.5個百分點。其中,深圳增長7.4%,東莞增長7.3%,佛山增長7%,肇慶增長6.5%,珠海增長5.8%。
宋宗宏建議,接下來,廣東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關鍵領域改革,加快推進創新能力提升和產業升級,從供給側和需求端雙向發力,加快培育新的供給增長點和需求增長點,主動引領、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結構更優、質量更高的增長。
增動能??
全省已建成5G基站8949座
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介紹,截至6月底,廣東全省已建成5G基站8949座。到今年年底,廣州、深圳5G基站將分別達1.46萬座、1.43萬座,全省5G基站將達到3.2萬座。
廣東5G基站建設一直在提速。當前3.2萬座基站的本年度目標,已超出此前2萬座的計劃,增幅達60%。董晉介紹:“6月6日,國家發放5G牌照后,我省高度重視5G發展,隨之大幅提升了計劃。”
隨著目標數量的提升,5G基站的建設速度也在加快,僅6月份就超過3900座,相當于此前5個月的總和。《廣東省加快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顯示,到2020年底,廣東全省5G基站累計要達6萬座,到2022年底累計達17萬座。
在5G產業層面,我省也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龍頭骨干企業較強,產業鏈布局完善。據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介紹,廣東省5G產業占全國比重超過50%,預測到2022年全國5G產業規模將超2萬億,廣東將占60%,目前全省5G產業相關企業約1600家,最大優勢在于通信設備制造跟智能終端,如通信設備制造占全國產值75%。
整體而言,包括5G在內的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部分較高附加值工業產品產量保持快速增長。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84.2%,液晶顯示屏增長30.8%,太陽能電池增長10.2%;四大彩電企業(TCL、創維、康佳、廣東長虹)4K電視產量增長36.3%,占電視機總產量的43.2%;4K電視銷量增長37.7%。
強后勁??
“實體經濟十條”上半年降成本約397億元
“稅收成本降53.42億元,企業用地成本降58.2億元,社保成本降184.12億元,用電成本降96.8億元,交通成本降3.17億元,融資成本降1億元……僅在今年上半年,‘實體經濟十條’及修訂版的實施累計為企業降低成本約397億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運行監測與綜合分析處處長張會洋算了“一筆賬”。
隨著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減稅降費政策持續為企業釋放紅利,企業滿意度不斷提高。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1875家企業進行調研發現,64.3%的企業反映稅收稅費明顯減少。
另據省電子信息行業協會反映,57家重點建設企業增值稅同比下降了21.6%;省建材行業協會反映,企業對減稅降費獲得感不斷增強,比如蒙娜麗莎陶瓷,5月份以來減少征稅700萬元,預計全年可減少3000萬元。
減稅降費提升企業獲得感,更激發企業的發展后勁。數據顯示,上半年規上民營企業增長7.5%,比全省平均增速高2.7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5.9%,比全省高1.6百分點;上半年民營經濟新增就業161.4萬人,全部從業人員已達到3700多萬人。
同時,上半年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9.4%,比上年同期高13.1個百分點,高于全年目標4.4個百分點。
此外,重大項目加速推進,中科煉化項目預計年底前建成,惠州埃克森美孚化工綜合體項目、湛江巴斯夫新興一體化石化項目均已列入國家儲備項目。
來源:南方日報
聲明:此文轉載或改編于網絡,由《廣東省工信兩化融合發展中心》公眾號整理分享給大家,僅供學習使用,不得用于商用。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請聯系我們(gdcio2012@163.com)刪除
end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