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孩子吧,他都長大了。”
聽到法官說的這句話,芳芳的眼淚一下子就涌了出來。
她和孩子,已經整整6年未見了……
芳芳曾經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她與丈夫小林共同創業,小有所成,并生下了一名可愛的男孩。可是,因雙方都忙于工作,2012年,他們離婚了,約定孩子由芳芳撫養。誰知幾個月后,小林竟然偷偷帶著孩子離開了。傷心欲絕的芳芳多次聯系小林想看看孩子,均被拒絕,從此與孩子斷了聯系。
2018年,小林帶著孩子到合川法院起訴芳芳,要求變更撫養關系并請芳芳每月支付孩子撫養費1600元。此時,芳芳已重組了家庭,正在哺乳她不滿周歲的第二個孩子,對于應訴很是抗拒。如果芳芳不到庭,很不利于糾紛的解決。
來看看孩子吧,他都長大了。
王小麗的這句話,打開了她多年的心結。2018年7月,她來到了合川法院應訴。
庭上,法官王小麗耐心地勸解、開導了芳芳與孩子,讓他們的母子關系稍稍緩和。
閉庭后,王小麗又邀請芳芳與孩子到溫馨的心理疏導室進行了談心。
交談之下,芳芳訴說了她多年未見孩子的委屈,孩子也說:“我最喜歡的禮物是6歲生日時媽媽送我的自行車。媽媽,你為什么這么多年不來看我?”聽到這里,芳芳與孩子抱頭痛哭,多年的隔閡煙消云散。
后來,經調解,孩子的撫養關系由芳芳改為小林,芳芳每月支付撫養費600元。一起因多年隔閡產生的家事糾紛就在王小麗的溫言細語中化解了。
“你為一個小小的撫養糾紛案子,
付出那么多心血,
值嗎?”
“ 我覺得很值!”
家事審判
不是簡單的“就案辦案”
要貫徹“ 和 ”之理念
想當事人之想 急當事人所急
熟練運用調解 來幫助當事人
和平解決家庭紛爭
“我們家事審判庭設計了《婚姻修復指數問卷》《撫養糾紛庭審要素審查表》《離婚證明書》等,幫助找準家事糾紛的癥結,及時化解當事人的對立情緒,讓家事審判更加和諧。”
“偶爾,我也會有負面情緒。我就回家擺弄一下花草,跟朋友聊聊天,分享一下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壞心情就一掃而空了。”
“庭前工作做的實,庭上我才好‘操刀’。庭前工作的踏實,離不開我的徒弟周嬌。”
“在師傅的悉心指導下,我主要負責調查家事糾紛當事人雙方平日的情況,了解糾紛的起因、嚴重性等,為審判工作的開展提供基礎材料。師傅在庭審中用溫柔將當事人的矛盾一一化解,值得我不斷學習。”
“下班后,我喜歡與三五好友一起打羽毛球。跟師傅一樣,放松心情、勞逸結合,時刻保持活力與激情!”
師傅帶領
徒弟跟隨
她們
一起在庭上定紛止爭
一起在庭下春風化雨
一起行走在家事審判 的
“和”之路上
END
來源:重慶合川法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