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倔強,你”
上周《中餐廳》播出后,黃曉明又雙叒喜提熱搜,雖然在過去的一周里,黃曉明已經因為在《中餐廳》里各種“霸道總裁”語錄頻繁上熱搜,但新的一期到來時,觀眾們的熱情不減反增,“明學”流派甚囂塵上,有愈演愈烈的意味。
其中最經典的一句就是“聽我的!聽我的!”
當大家都在搬行李時,“聽我的!大行李必須兩個人一起拿!聽我的!不許受傷”
當所有人都在反對單人套餐,“聽我的,這件事不需要討論”
當廚師在備菜,詢問ABC三種套餐分別需要多少份時,
“聽我的,不管有幾套,不管有多少,全部做完。”
“全部做完,全部做完,聽我的。”
當楊紫覺得自己手指受傷沒有那么嚴重,只需要買一管藥膏的時候
黃曉明:“你聽我的,必須要去醫院!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你覺得不管用,我覺得管用好嗎”
楊紫立馬被震懾住:“好的,店長”,并表示,“像演偶像劇的感覺是不是?”
除了時不時出現的霸總語錄和土味情話,黃店長還經常出現一些迷惑行為。
比如建議大家早上九點半出門采購,第一天不要太辛苦。
王俊凱提醒,這邊的生鮮八點或者九點就賣完了。
結果黃店長權衡之下,說:“那這樣好了,以防萬一,我們還是九點出發吧!”
好了,大家懂了,黃店長是以防萬一大家買到生鮮。
最新一期,林大廚表示超市要買夠200歐元的東西才肯送貨上門,黃店長又鍥而不舍地跟林大廚開始battle。
「不就是錢嗎,我們給他錢,他要多少錢,我們給他錢」
這種不跟你講邏輯、講損益比,強行把一切問題歸咎于錢的問題的行為看得屏幕前的觀眾火冒三丈。
在bot橫行的時代,還有個專門為他設置的「綠大暗bot」,并且短短幾天就由幾千粉漲到4萬粉絲。
還有不少網友,在深度研習“明學”后,將“明學”發揚光大到各個場景。
比如:
被心動的男/女生拒絕,你要:
當有人質疑你磕的CP真假的時候,你可以:
網上沖浪遇見杠精的時候,也可以用明學優雅回懟:
總之就是,萬物皆可“明學”——
在網友們的吐槽欲望空前旺盛的時候,我們也不由得開始思考,當我們在嘲諷黃曉明時,我們其實是在嘲諷什么?
◆以自我為中心
霸道總裁式的“明言明語”背后是黃曉明過度自信的心理狀態,讓他在與別人發生沖突的時候,總能無條件地屏蔽一切聲音,堅定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有網友說,比起蠢又懶惰,更可怕的是蠢又勤快,因為勤快地做蠢事的人,會在不斷給自己和給別人制造麻煩的路上一路遠去。
這和“明式自信”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可怕的不是他作為一個店長沒有經驗、沒有決策力、沒有執行能力,而是他太過于「以自我為中心」,聽不見別人的意見。
在他的世界里,他的決策都是正確的,當別人質疑他的決策有漏洞的時候,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找東西來彌補這個漏洞,而不是摒棄這個原本就有漏洞的決策。
◆情商低
自我認知的偏差,造成黃曉明理解能力不夠,就是俗稱的“情商低”,永遠看不見別人黑的像鍋底一樣的臉色和逐漸消失的笑容。
其實在節目中,也能夠看出來黃曉明很多匪夷所思的行為并不是為了為難別人,但他就是有本事呈現出來一種“我就是仗著我是店長在為難你”的氛圍。
作為管理層,卻憑一己之力讓員工的工作氛圍時刻處于劍拔弩張的狀態,經歷過黃曉明這樣的領導,大多數人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好幾個詞語:對牛彈琴、雞同鴨講、夏蟲不可以語冰……
而最讓人無語的也正是,這類人往往沒有大的惡意,在他將你氣得快要心梗的同時,你也只能像綜藝中的王俊凱一樣,露出一個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畢竟別人不是故意的嘛。
◆共情
有網友表示,看《中餐廳》這么憤怒都是因為現實生活中類似黃曉明的人給大家帶來的PTSD(創傷后應激障礙)。
在網友的解讀中,鏡頭下的黃曉明已經代表著某一種類型的人,他們自大而又狂妄、情商低而不自知,還有間歇性的表演型人格,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多多少少在面對這種人的時候崩潰過。
由此看來,“明學”這把火越燒越旺,大概也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經常會出現各式各樣的“黃曉明”,每一個嘴里振振有詞的“明學家”,大概都有一個想要瘋狂暗示的煩人精。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