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是中華名族的代表,象征著中華民族永久不衰,永遠屹立于世界的舞臺。天安門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在1417年建成,剛開始起名為“承天門”,意味著“受命于天”的意思。在1644年,李自成的軍隊攻陷北京,承天門被毀。在1651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之后又取名為“天安門”。
天安門城樓開放
天安門是皇帝出入公的必經之路。并且,每逢派大將出征,皇帝就會親臨城樓,舉行送行儀式,祈求凱旋歸來。歷代皇帝都會這樣做,這可能也是一種信仰,當我們有了堅強的信仰作為強大的后盾,我們就一定會成功。
天安門城樓開放
現在新中國已經成立70周年了,天安門陪伴我們太多的風風雨雨了,留給我們不僅是物體上的東西,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力量。每天都會有很多的愛國人士紛紛到天安門前觀賞這偉大的建筑,回憶曾經經歷的往事。
天安門是一個神圣的地方,一般很少允許進入。但今年新中國成立70,從10月3日起天安門城樓恢復開放,每天限制參觀的游客9000人次,這樣做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文物古建,同時進一步提升游客的體驗感。因此,天安門城樓實行限制人流的參觀。
天安門城樓開放
想必去過北京旅游的人,都渴望登上天安門城樓去看一看,感受一下這種氛圍。在國慶期間宣布對外開放,這是送給國家和人民最好的禮物。登上城樓感受先輩英烈們曾經站立過的地方,讓他們也知道,這盛世如你所愿。
原文地址:https://www.nvsay.com/news/hot/19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