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關系千家萬戶,它不僅是基本的民生問題,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昨天上午,省住建廳廳長項永丹來到西湖區綠洲灣小區調研垃圾分類工作。
綠洲灣小區是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綠洲灣小區垃圾分類情況
綠洲灣小區隸屬古蕩街道文華社區,位于文一路、豐潭路延伸段,小區內有住宅樓7幢,住戶144戶,居民人口380人。自2010年9月文華社區開展垃圾工作分類后利用綠洲灣戶少、居民素質普遍較好的優勢,以綠洲灣小區作為試點小區,進行重點突破,努力將綠洲灣小區打造為垃圾分類優勝小區。
目前,綠洲灣小區垃圾分類工作居民知曉率已達到100%,分類正確率達到95%,實現定點定時投放,餐廚(易腐)垃圾直運,可回收垃圾分類精準投放,積分兌換。
12
綠洲灣小區獲獎情況
2011年被評為杭州市垃圾分類百名優勝小區之一
2018年被評為浙江省垃圾分類示范小區
街道、社區利用各種形式來向小區內居民宣傳垃圾分類,讓垃圾分類的觀念深入人心。
- 在小區內懸掛垃圾分類宣傳標語的橫幅,并利用宣傳櫥窗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
- 設計制作了可愛的垃圾分類卡通形象大使小蜜蜂,安裝在小區內主道口,對居民進行溫馨提醒。
垃圾分類宣傳進家門
- 在垃圾分類工作前期,社區對小區內144戶居民家家上門發放垃圾分類綠色家庭倡議書,倡議居民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活動中來。
- 在垃圾分類工作正式開始時,社區上門發放“調查問卷”,了解住戶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及支持率等情況。
- 在垃圾分類工作執行前期,社區婦聯上門發放門垃圾分類宣傳單
- 開展豐富多彩的宣教活動
a.垃圾分類志愿者利用復古小喇叭將自編小兒歌錄入其中,在每日小區內垃圾分類巡查的時機對居民進行宣傳,加強了宣傳的深度和廣度。
b.利用寒假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組織了垃圾分類金點子收集活動,讓孩子們成為家庭垃圾分類的小監督員,發展起一支“垃圾分類娃娃軍”。
c.組織社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有獎知識競猜活動,以競猜的形式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
“垃圾寶寶回家”主題活動: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社區舉行了“垃圾寶寶回家”的主題活動,注重向少年兒童宣傳垃圾分類的知識,讓孩子們在玩的同時接受教育,玩得開心,記得深刻。
垃圾分類實名制試行:社區給試點小區的每戶居民免費上門分發垃圾桶及廚房專用垃圾袋,并在每個垃圾袋上標上特定編號,對號入戶,以此了解每一戶居民的垃圾分類狀況,并在每月月底評選出十戶“垃圾分類標兵家庭”。
“一人分類,全家受益”主題活動:社區開展了“一人分類,全家受益—垃圾分類儲值卡”活動。根據每日統計,活動結束后對每戶居民進行了垃圾分類星級家庭的評定及公布。
針對一些老居民、外來人的長年陋習,街道、社區多渠道攻堅克難,突破垃圾分類難點、重點,除傳統培訓、宣傳方式外,主動采取一些必要手段鞏固并擴大垃圾分類工作前期取得的成果。
社區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垃圾分類知識培訓,如定期對社區垃圾分類志愿者、物業公司保潔員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培訓、利用各類大型活動開展垃圾分類互動游戲、有獎知識競答等使社區居民了解分類、學會分類、主動分類,提高大家對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及投放準確率。
同時加強每日的巡查與監督,組建了以社區黨員、熱心居民為代表的垃圾分類自愿者隊伍,每天在小區里巡邏查看垃圾分類情況,對垃圾分類情況進行評星,每隔一個月就公布一次評比結果。
此外,還建立了小區的QQ群,小區居民在群里邊交流垃圾分類方面的問題,比如“頭發算其他垃圾嗎?”“貝殼和蟹殼是不是廚房垃圾啊,能不能放進廚余垃圾袋?”
定時定點投放,提升垃圾分類精準度
為了讓小區垃圾分類更進一步的深化和推進,街道引進第三方聯運公司加入到綠洲灣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實現可回收垃圾精準投放,第三方工作人員現場稱重餐廚垃圾。逐步撤除綠洲灣小區1-4幢單元門口的垃圾桶,引導居民定點投放,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綠洲灣的垃圾分類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成效。
你就是這條GAI最靚的崽~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