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大草原,白云朵朵飄在我心間……”心亂如麻的時候,會一遍又一遍地聽悠長舒緩的蒙古族歌謠,想起廣袤草原上有如珍珠灑落的白色氈包,想起牛羊如云落邊陲,仿佛有種古老明凈的力量醍醐灌頂,內心總能迅速平靜下來。
電影《呼倫貝爾城》首先在題材選取上就令人眼前一亮,蒼茫草原天地間發生過那么多傳奇故事,可我們竟然對其中的絕大多數都一無所知。導演涂們聚焦鄂溫克族文化,為觀眾講述了一段發生于清朝的真實歷史事件。
涂們這個名字對于大多數影迷其實并不陌生,前年一部《老獸》仿佛平地一聲驚雷,將殘酷慘淡的現實不經任何修飾呈現給人看,而影片中那個在沉悶中困頓掙扎的“老獸”正是男一號涂們。如果說《老獸》拍出了濃郁的北方粗獷之氣,那么這次涂們首次執導的《呼倫貝爾城》則用真實視角呈現出了故鄉呼倫貝爾的傳奇史詩與厚重歷史。在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呼倫貝爾城》和導演涂們分別獲得了最受傳媒關注影片和最受傳媒關注新人導演的提名。
提到內蒙古的歷史,想到的總是驍勇善戰的蒙古族戰士抵抗外敵侵略的英勇場面,但《呼倫貝爾城》卻獨辟蹊徑,將鄂溫克族女性作為了電影主角。整部影片講述的故事其實并不算復雜:大清國西北邊塞屢遭挑釁,呼倫貝爾索倫部將士們紛紛出征平定戰亂,往日繁華的呼倫貝爾城霎時間成為了一座孤寂空城,只留下手無寸鐵的老人小孩和鄂溫克族婦女。將士們在外出征生死未卜,一年半載都回不來,該如何應對鄂溫克族族內人口急劇下降的嚴峻問題呢?誥命夫人那丹毅然作出決定:既然將士們回不來,那我們就去軍營里邊取孩子!
一路上的艱苦跋涉對戰將們尚屬考驗,對于這群不曾騎馬顛簸的婦女來說要面對的突發狀況就更多。艱難的長途、突發的天氣、難以治愈的傷寒……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喪失生命,可她們偏就憑借著頑強意志硬生生挺了過來。電影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有人高喊一聲:“遠處來了個騎馬的人!”馬上的人已經昏倒在馬背上,男主角薩雷走上前一看,正是年少的愛人伊蘭別,好在伊蘭別只是身體虛弱,并無大礙。年少的愛人跨越漫長時空,騎馬而來只為與所愛之人相會,這樣的場景是如此珍貴而稀有的浪漫,對現代人來說簡直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話傳說。
若沒有誥命夫人呼吁婦女們行動起來抗爭命運,鄂溫克族人口恐怕難以達到如今的三萬多。當電影《呼倫貝爾城》的視角聚焦在戰爭背后的女人身上,就算再殘酷的戰爭也增添了一抹溫暖柔情:濁酒一杯家萬里又有何妨?那年少時的愛人啊,正在遠處策馬揚鞭向你趕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