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科學領域的范疇,所有科學家都關注著同樣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超導。超導和超導體有著本質的區別,超導是一種導流的方式,而超導體是名詞,是這種物質的總稱。超導體是什么我們現在使用的電線、電纜等,都是導電的工具,但是這些工具都是有電阻的,電阻會導致線路發熱,也會導致電力的損耗。
所以科學家們就決定要找到一種沒有電阻的材料,我們稱之為“超導體”,在1911年的時候,有一位荷蘭的科學家意外地發現了超導,你可能會問,不是說現在才找到超導體的嗎怎么在1911年就發現了呢是的,超導體的確是現在才發現的,而1911年,荷蘭科學家發現的并非是一種材料,而是一種超導的方式,他發現了各種物質在不同的條件下可以達到不一樣的電阻,甚至幾乎為零。
但是,本質上他并沒有發現超導體的存在,而且在導電材料上改變溫度,雖然不是什么難事,但是成本和浪費的電量相比,根本就沒有實際的意義,雖然這項發現非常偉大。但是卻不能投入日常的使用中。
而當代這位年輕人,他是實實在在的發現了一種超導的材料,那就是石墨烯。而這個年僅23歲的小伙子,就是麻省理工的一名學生,叫做曹原。這位9個月就讀完所有初中課程的小伙子,從小就有著非常人一般的天賦。在2017年的時候,他發現了超導體的存在,后來經過反復的研究,確定無誤之后。
曹原決定在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這個消息傳出來之后,可以說是轟動了整個科學領域,這個困擾了世界所有科學家百年的問題,如今卻被這個看起來很普通的年輕人攻克。
成果公布了之后,不知道有多少的企業向其發出了邀請,甚至不惜百萬薪資想要招攬這位人才。然而他都拒絕了,他說了這么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我要為國家效力。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句話,令所有人對其伸出了大拇指,小編也想給這位年輕人點贊。
然而,你以為天才的能力都是天生的嗎這位年輕人從小的時候就經歷著非常人所能及的事情。三年的時間讀完了人家12年的課程,隨后進入了中科大少年班,一直到十八歲,他進入了所有理工學子最想去的地方,那就是麻省理工,然而,人家到麻省理工是來讀博士的。
你沒有看錯,18歲,讀博士。帶著天賦和自己的努力,再加上自己的年輕,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就差過程了。小伙伴們,大家還有什么更好的看法嗎如果有的話一定要記得和小伙伴們分享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