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企業組織,藥店像市場中其他企業一樣,不可避免地受到國家、行業等政策影響,但我國藥品零售行業受政策影響的力度、深度、廣度顯然太大了些,以致有業內人士將其稱之為“政策市”。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藥店“政策市”自然有著“政策性”特點:
- 一是發布實施政策的部門多,行業出現問題要整頓,采取的政策往往連續出拳且殺傷力極大。這與行業多頭管理的傳統有關,也與藥品流通環節多有關。
- 二是政策經常多變,政策穩定性差。這可能與藥品零售業既有服務行業的屬性,又關系國計民生有一定關系。
- 三是很多改革新政策沒有經過必要的試點或探索就付諸實施,難免出現政策后遺癥。
- 四是受問題指向、監管導向等影響,很多藥店政策偏利空,著眼于解決行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而利多型政策、促進行業規范發展的政策則相對較少或者難以全面落實執行,直接導致藥店業很受傷。
- 五是政策存在明顯的地區性差異,有些政策的標準、執行力度等差別還很大,導致全國性龍頭藥店無所適從,額外增加了很多本不必要的管理成本——當然,近年來這種現象大有好轉,藥品零售業的政策生態日趨良性發展,這是業內所樂見的。
一個行業的發展肯定離不開政策環境,作為企業組織,必須主動去適應政策環境。這是毫無疑問的。但這不代表一個行業的政策沒有改進的必要。尤其對藥品零售業來說,涉及面廣,承擔著為廣大消費者提供藥品供應與健康保障的重要任務,并非完全意義上的市場競爭性行業。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基于此,對藥品零售業“政策市”有如下期待:
第一,期待藥店政策能相對連續、穩定,避免大起大落。尤其是在認定醫保定點藥店條件、實施藥品分類分級管理等政策方面,保持相對連續穩定能夠有效降低藥店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水平。
第二,期待藥店政策出臺前能廣泛征求行業意見,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透明。多征求行業意見也是集思廣益、政策普及的有效措施,等政策發布后能夠減少實施阻力,確保政策落到實處。
第三,期待善待我國藥店在藥品供應與保障體系中的地位、作用,不僅要嚴控、嚴管、嚴查、嚴懲,也要引導、激勵、促進藥店業向前健康發展。這就涉及到頒布政策的出發點、落腳點問題,監管的目的不是管死、管僵,而是引導、激勵并重,最終實現促進發展。
第四,期待加強對藥店政策的跟蹤與評估,對不適合、不適應藥店行業的政策及時清理或糾正。譬如前些年有些地區實施開新店限定距離政策時,缺乏充分調研與科學評估,頒布后很快被廢置。
第五,期待加強政策與提出部門之間的統籌協調,明確定位,處理好市場之手、政府之手的關系,共同營造良好的藥店生態。
政策也是生產力。一個好的政策,必然是行業歡迎、群眾樂見、政府受益的政策。這些年,我國藥品零售業政策方面進步明顯,很好發揮了推動與促進作用,可謂功勞卓著。如果能進一步改革、完善、優化,“突圍政策風暴”就不在話下。
本文為中國藥店原創/整理,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