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教材全解
電子課本
知識點歸納
2012年,中國文學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015年,中國醫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成為第二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那些人才可以獲得諾貝爾獎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學習《首屆諾貝爾獎頒發》這則消息。
文學常識。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 (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900年創立的,于1901年首次頒發。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五個獎項,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于1901年首次頒發。
瑞典國王和挪威諾貝爾基金會今天首次頒發了諾貝爾獎。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獎每年發給那些在過去一年里,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事業方面為人類做出最大貢獻的人”。
明確:“首次、每年、最大”這些詞語體現出文章語言的準確性。
看屠呦呦2015年諾貝爾獎領獎視頻,讀第二段,小組成員之間討論概括諾貝爾獎是發給哪兩類人?互相用頒獎者的語氣讀第二自然段.
明確:每年的諾貝爾獎發給過去一年里,為了世界科學的進步,為了世界和平的維護,做出最大的貢獻;指導朗讀:用奧斯卡頒獎音樂做背景,指導男生讀獲獎人名部分,女生讀成就描述部分,教師讀旁白。
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內容和新聞的標題無關,你認為可以刪去嗎?
明確:不可以。第三自認段補充背景部分,交代了諾貝爾獎資金的來源以及諾貝爾獎評議權歸屬,可以顯示諾貝爾獎評審的公平公正;第四自然段介紹了諾貝爾獎獎金的來源,補充說明資金管理權與獎項評議權的分離,更有利于讀者了解和認識諾貝爾獎,從而增強了新聞內容的真實性。
課文圖文解讀
●●●END●●●
來源丨黃岡課堂 歡迎收藏及轉發至朋友圈
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