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景區保護與發展日益突出的矛盾突出,除了“限流”等防守措施,還要主動進攻。相關專家表示:“真正要保護,我們還要采取主動措施。加強科學研究。”
文 | 蒲 琳
好消息!歷經兩年重建,九寨溝景區趕在這個國慶節前,于9月27日重新對外開放了。
九寨溝是我國著名的景區,也是筆者一直想去卻還未能如愿游覽的地方。可惜的是, 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發生了7級地震,景區內很多景觀都受到了地震的影響改變了原有的狀態。
一直以雄偉壯觀而聞名的諾日朗瀑布巖層局部崩塌,出現了長16.8米、寬50厘米的裂縫,瞬間萎縮變成了一道細流,讓無數人惋惜。
被地震破壞之后的九寨溝諾日朗瀑布
景區因此關閉不再接待游客。2017年11月,九寨溝正式啟動震后恢復重建工作。
被地震破壞之后的九寨溝五彩池
如今,諾日朗瀑布已重現以前偉岸的身姿,“轟轟隆隆”的瀑布聲再次在山谷間響起。它是中國大型鈣化瀑布之一,也是中國最寬的瀑布。據了解,此次恢復開園的九寨溝景區85%景觀得到恢復。
2019年9月26日,九寨溝景區雙龍海瀑布風光 圖 | 新京報
據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發布的《九寨溝景區關于部分區域恢復開放(試運行)的公告》顯示,九寨溝景區實行限時、限區域開放,參觀游覽時間為每日8:30至17:00,開放區域為扎如溝的扎如寺、樹正溝(火花海除外)、日則溝(諾日朗至五花海段景點)、則查洼溝。
游客可采取乘車和步行相結合方式游覽。觀光車在景區內以公交車方式運行。
由于開放后,景區最大限量為每天5000人,其門票、車票實行全網實名制預購,“一人一證、每日限購一張”。目前景區暫時也不接待散客。
九寨溝景區樹正群海風光
開園首日,九寨溝迎客近3000人。官網顯示,“十一”期間的門票幾乎已經售罄。看來筆者想在這個假期去一睹芳容的想法又不得不押后了。
此外,雖然火花海在地震中幾乎消失殆盡,目前還在恢復中。但由于火花海水流下瀉,其下游的雙龍海區域水體變得清澈、面積擴大,從而形成了新雙龍海瀑布的新景觀。該瀑布寬85米、高8米,原先掩藏在密林深處。
雙龍海瀑布首亮相
“在世界自然遺產地進行災后保護和恢復,全世界沒有先例。”九寨溝管理局科研處高級工程師朱忠福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據悉,烈度7度及以上的極重災區、重災區和一般災區,都納入九寨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包括九寨溝縣、若爾蓋縣、松潘縣和平武縣18個鄉鎮。
九寨溝自然景觀的形成、演化呈多向發展,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這次地震實質上是對其的再塑造。修復受損的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以及珍稀動物棲息地,都遵循“自然修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原則。
比如,采用的植被全部來自本地,杜絕一切外來物種,并且,采用喬木、灌木、苔蘚等相結合的方式,使之成體系。
九寨溝景區五花海風光
1992年,已恢復美貌的九寨溝被評為世界自然遺產。1996年,被聯合國人與自然生物圈組織正式接納為該組織成員。隨著九寨溝持續走紅,事實上,景區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目前的“限流”措施還只是守,不是攻。相關專家表示:“真正要保護,我們還要采取主動措施。加強科學研究。”
不管怎樣,九寨溝是幸運的,在自然和人力的共同努力下,它正在逐步恢復原有的活力。而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景點已經或者即將逐漸消失在世界上,只能通過圖片才能看到了。
01馬耳他藍窗-已消失
曾經的
坍塌后的
馬耳他藍窗是馬耳他最著名的自然景觀之一,坐落在戈佐島上,因猛烈的海浪千百年來沖刷石灰石而形成的一塊像“窗”一樣的巨石。《權力的游戲》第一季中龍母丹妮莉絲的婚禮舉辦地就在此處拍攝。
02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已消失
巴米揚大佛是世界上第一高的站立佛像,也是第三高的大佛像。巴米揚大佛像初造時候金身燦爛,寶像莊嚴。中國晉代高僧法顯和唐代玄奘都曾親自瞻仰過宏偉莊嚴的巴米揚大佛。巨佛歷史上曾屢次遭遇劫難,仍得幸存。直到2001年被炸毀。
03大洋洲大堡礁-即將消失
白化前
白化后
現在去大堡礁還能見到珊瑚,但人類構成的氣候變暖現已導致大堡礁近40%的珊瑚白化死去,早年像調色盤相同的珊瑚群現已變得森森皎白,而這樣的“白色恐怖”還在繼續延伸。
面對自然的破壞我們無能為力,但是因為全球變暖、環境污染等人為原因是導致很多景區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讓我們從我做起,保護我們的地球,讓地球美景能夠陪我們更久一點。
轉載請在評論區留言,獲得授權!
轉載時,須注明作者、出處和微信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