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田勘
編輯 | 下雪
9月12日,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第29屆)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為什么樹袋熊的便便是方塊的,活著的和死掉的蟑螂在被磁化之后的表現有何差異,男人左右陰囊的溫度有差異等研究項目榜上有名。
搞笑諾獎獎勵那些首先讓人們發笑,接著能思考的研究 來源:improb.com
搞笑諾貝爾獎英文原名為Ig Nobel Prizes(Ignoble和Nobel Prizes的組合),意為不名譽的諾貝爾獎,目前翻譯為搞笑諾貝爾獎,也可稱為另類諾貝爾獎。其獎項包括生物、醫學、物理、和平、經濟、文學等固定獎項,也包括公共衛生、考古、營養學等隨機獎項,所有獲獎的成果都是實際存在的研究。
看著今年這些獎項和歷來的一些獎項,很多人都以為,搞笑諾貝爾獎完全是奇葩,甚至有些低俗和下流,是研究人員閑得蛋疼之后研究的無聊之事和無用之物。然而,如果深究和仔細看待一些研究,可以發現,搞笑諾貝爾獎其實很嚴肅,也很理性,甚至高端大氣,有些研究一點也不亞于一本正經的科學研究,即便表面上搞笑,也可能為嚴肅的科學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正如該獎創始人亞伯拉罕所稱,搞笑諾貝爾獎的設立是為了表揚不尋常的研究、推崇想象力,并"激起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中的經濟學獎就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研究,該獎項頒發給了"測定了哪個國家的紙幣最容易傳播危險的病菌"。這個獎表面上是與經濟有關(對紙幣的研究),但實質內容是醫學和健康,因此以醫學獎頒發更名符其實,當然頒給經濟獎也說明了這是一個交叉學科。
搞笑諾獎經濟學獎得主鈔票西裝父子Timothy A. Voss和 Andreas Voss 來源:science.orf.at
獲獎的一組研究人員在一篇發表于2013年的論文中指出:"全球范圍內,紙幣是人與人之間交換最為頻繁的物件之一。而在這種交換的過程中,紙幣可能遭到污染并可能在人與人之間的病菌傳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為此,研究人員故意對全球一些主要紙幣上涂抹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菌株,包括歐元、美元、加拿大元、克羅地亞庫那、羅馬尼亞列伊、摩洛哥迪拉姆以及印度盧比,然后觀察這些菌株在各類紙幣上能夠生存多長時間,以及在換手時,是否會傳播這些病菌。結果顯示,羅馬尼亞列伊是唯一一種兩種病菌都會被傳播的紙幣。原因可能是因為它使用的是聚合物材料。
這個研究的現實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如何防止紙幣的污染和傳播病菌,是保護公眾健康的一件大事,也是公共衛生一直以來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且,該項研究的結果與其他一些研究形成了對比和相互補充,更證實了紙幣傳播病菌和疾病的嚴重性。
如何防止紙幣的污染和傳播病菌是公共衛生一直以來難以解決的問題。來源:yourfinancebook.com
2014年,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骯臟的錢"的研究。他們提取美元鈔票上的生物DNA,進行基因組測序來確定微生物的種類。很顯然,由于紙幣都是人在使用,紙幣上的人類DNA最多,約占一半。此外,令人驚訝的是,紙幣上查出了約3000種細菌,甚至還有已經滅絕的北白犀等生物的DNA。不過,最能反映美國社會現實的是,約80%的美元上發現了少量的可卡因和海洛因,推測是吸毒者用紙幣當作吸管,吸食毒品后殘留下來的。
這項研究意味著,如果美國人用紙幣購物和支付,在紙幣的交接過程中,就可能有無數細菌完成了傳播過程,如果抵抗力不足,一些人會因此而染病。
其他一些研究則表明,實際上最臟的紙幣是美元和中國的人民幣。人民幣最臟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使用人民幣的人最多,二是人民幣更換的周期較長,因而每一版紙幣使用的時間較長,沾上的細菌就會較多,包括數量和種類。
此次經濟學搞笑諾貝爾獎的研究結果提出,可能是聚合物材料用做紙幣會讓紙幣沾上更多的細菌。但是,也有研究發現,美元紙幣是由75%的棉和25%的亞麻材質粗糙混合制成,這種材料的紙幣是比較讓微生物喜歡的一種環境,不僅柔軟舒適,而且纖維結構形成的多間隙表面能讓微生物大量棲身。同樣,人民幣也由棉和亞麻材質混合而成。因此,這也是美元和人民幣最能沾附細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香港城市大學研究也顯示,在香港、中國、印度、巴基斯坦、柬埔寨、菲律賓、朝鮮7個亞洲國家及地區的貨幣中,以人民幣上的細菌含量最多,數量多達17.8萬個,主要是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沙門氏菌等。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的經濟學獎與其他相同主題的研究都提出,需要解決紙幣上細菌過多危害人們健康的問題。其中,過去的做法是提高更新鈔票的頻率,但是,這需要大量成本。另一個方法就是更換制作錢幣的材料,用最新的不容易沾附細菌的材料印制鈔票。
現在用塑料來印制錢幣是一個較好的選擇。塑料鈔票是以高分子聚酯材料代替紙張,這種塑料無纖維、無空隙結構、不吸水、不吸油也不粘塵,不僅防偽性能高,易于辨認,而且不易折斷和不怕揉洗,并耐磨,更重要的是,能減少細菌的沾附。如今,全球已有20多家央行發行塑料鈔票。
塑料鈔票 來源:geekologie.com
不過,另一種做法更徹底,這就是中國目前的電子支付,不用和少用鈔票,在未來可能大部分實現電子支付,以取代紙幣。當然,電子支付并不能完全取代現鈔支付,但是,如果有一半以上的取代率,也會極大減少一個國家,尤其是像中國這樣人口眾多的國家因頻繁使用現鈔而造成的大量細菌和疾病的轉移與傳播。當然,電子支付使用手機時,也需要定期對手機表面清潔消毒,而這只需要用消毒紙擦拭就可以。
搞笑諾貝爾獎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可以為其他嚴肅的研究提供思路。2000年搞笑諾貝爾獎物理學獎授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杰姆,因為他和同事用磁鐵將一只青蛙懸浮在空中。2010年,安德烈·杰姆獲得了真正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與康斯坦丁·諾沃肖羅夫共同獲獎),獲獎原因是首先分離出單層石墨烯平面,這個研究其實就是受到自己獲得的搞笑諾貝爾獎的啟示,他普通膠帶粘出了單層石墨烯,這與用磁鐵將青蛙粘住頗有點相似。
參考文獻
1.2019搞笑諾貝爾獎揭曉!為什么樹袋熊便便是方塊的?新浪科技,2019年9月12日
https://tech.sina.com.cn/d/i/2019-09-13/doc-iicezueu5484732.shtml
2.Announcing the 2019 Ig Nobel Prize Winners,2019-09-12
https://www.improbable.com/2019/09/12/announcing-the-2019-ig-nobel-prize-winners/
3.Angelakis E , Azhar E I , Bibi F ,et al. Paper money and coins as potential vectors of transmissible disease[J].Future Microbiology, 2014, 9(2):249-261.
4.Dina Fine Maron. Dirty Money.Scientific American, 2017.01.03.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歡迎個人轉發,
媒體轉載授權請聯系cfinewmedia@163.com
征稿啟事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內容以反偽破迷為核心思想,科普知識、科學文化、科技哲學、科學與公眾、世俗人文主義、科技倫理等領域均可涉及,旨在將科學探索結果無偏見地告知公眾,避免公眾上當受騙。
稿件一經采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cfi@crisp.org.cn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崇尚科學 反偽破迷
您的關注和轉發,是對科學事業最大的支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