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弗勞恩霍夫智能分析和信息系統研究所日前發布了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油氣勘測的最新成果,這將幫助相關行業更有針對性、更高效地勘測油氣資源。這套人工智能系統通過物體識別可自動發現巖層中不尋常的結構,再依靠人工神經網絡對地震數據的分析,推斷出最有可能勘測出油氣資源的地點。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不僅能提高分析準確性,也把以往需要三個月的勘測時間縮短至四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帶領的國際科學團隊設計出一種微型磁性機器人,可突破血流阻力將攜帶藥物的納米顆粒送至腫瘤或其他病灶深處。新近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的研究顯示,這種3D打印出來的機器人和細胞大小差不多,有像細菌鞭毛一樣的結構驅動機器人前進,表面涂有一層鎳鈦合金,可被外部磁場控制從而深入病灶。
看天下
●近日,美國宇航局科研人員表示,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新觀測成果進一步確認了宇宙在加速膨脹,現在的膨脹速度比根據早期宇宙特征預測的膨脹速度快大約9%。此次研究成果25日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研究人員利用新方法對大麥哲倫星云的70顆造父變星進行了觀測。根據新的測量結果,研究人員用特定方法計算出目前的宇宙膨脹速度,即所謂哈勃常數,它與此前研究推算的速度存在差異。此前的研究方法是通過觀察早期宇宙的特征——微波背景輻射,來推算現今宇宙的膨脹速度。
●近日,智利研究人員稱在智利南部發現了約15600年前的人類足跡化石,同時這個人類足跡也被認為是美洲最古老的人類足跡。據悉,該足跡化石最早是由智利一所大學的學生在2010年發現的。隨后,科研人員通過多年研究排除該足跡化石屬于其他動物的可能性,并測算出了化石的年齡。
消息站
●2019北京世園會于正式開幕。北京世園會新聞中心實現了5G信號全覆蓋,在一層的5G展示互動區,記者們可通過5G+4K的VR技術,觀看園區即時畫面,充分體驗5G大帶寬、高速度、低延時的特點。此外,新華社、央視等媒體均依托5G技術,創新報道形式,提供4K高清的融媒體產品。
●4月27日,外專家學者來到位于四川稻城海拔4410米的中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英文縮寫LHAASO,中文音譯“拉索”)實地探訪,LHAASO首批探測器剛剛正式投入科學觀測,這也意味著核心目標為探索宇宙線起源這一“世紀之謎”的中國“拉索”,已拉開科學探索的序幕。圖為LHAASO廣角切倫科夫望遠鏡。
大觀園
●一位荷蘭探險家和攝影師在過去的27年里面,一直在世界各地旅行,尋找世界上那些最危險、最艷麗也最奇特的冷血動物。這些神奇動物的照片被收錄在他的第一本影集《冷血本能》之中。能夠收錄其中的,都是一些非比尋常的奇特物種,它們曾經爬行在地球的各個角落之中,而現在,它們正小心翼翼的生活地球上最隱蔽的縫隙里!
●4月27日,在吉林大學中心校區湖畔餐廳,以“工匠精神 匠人為基”為主題,舉辦了一場廚藝大賽,餐廳的數十名大廚在比賽的過程中盡顯身手,其中面點廚師制作的壽桃、香瓜、天鵝等各式面點形象逼真,引得在場觀眾拍手稱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