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體操冠軍馮喆,快樂是金牌:世冠有限公司|世界冠軍創業項目合伙人
馮喆在十二運會領獎臺上。
資料圖片
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攝
馮喆簡介
出生日期:1987年11月19日
出生地:四川成都
身高:160厘米
1999年,進入四川省隊
2004年,進入國家隊
2006年,體操世界杯上海站雙杠冠軍
2007年,體操世界杯巴黎站雙杠冠軍
2008年,體操世界杯總決賽雙杠冠軍
2010年,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子團體冠軍、雙杠冠軍
2010年,廣州亞運會體操男子團體冠軍、雙杠冠軍
2011年,體操世界錦標賽男子團體冠軍
2012年,體操世界杯中國站雙杠冠軍
2012年,倫敦奧運會體操男子團體冠軍、雙杠冠軍
作為粉絲超過千萬的體壇“大V”,體操奧運冠軍馮喆的微博展現了他對這個世界的觀察和看法。“我希望找出生活中的樂趣,給大家帶來歡樂。”馮喆說。
苦中作樂的體操生涯
樂觀幽默似乎是馮喆的天性。雖然從3歲多開始就接受體操啟蒙訓練,但馮喆沒覺得練體操苦,因為他懂得苦中作樂:“我在體校的時候,除了訓練就是干壞事,然后被罰,然后再干壞事。”他所謂的壞事就是把鎂粉澆上水和成泥捏成各種形狀,再扔到房頂上。
這種充滿想象力的“藝術創造”貫穿了馮喆童年的訓練生活,也讓他歡樂地度過了自己的體操啟蒙階段。
苦中作樂之余,馮喆還學會了在訓練中“偷懶”。由于偷懶被發現,馮喆在體校經常被教練罰爬繩,由此練出了超強的臂力,也算是“因禍得福”。馮喆的雙杠成套中有一個超難的動作,大回環屈體兩周掛臂,就是仰賴異于常人的臂力。
其實所謂的偷懶是馮喆的一種自我保護。由于對自己的運動水平和能力有清醒的認識,馮喆對自己需要的訓練量心里有數,在自認為達到訓練效果的情況下,他就會有意識地“偷懶”,減少訓練量。“我一直把自己保護得很好,身上也就沒什么大傷。”馮喆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很滿意,這也是他能在26歲的“高齡”依然活躍在國家隊的原因。
16歲時馮喆從四川隊被選拔到國家隊,他開始展現自己在雙杠項目上的天賦,由于動作難度大,上升勢頭很猛,馮喆慢慢成為男隊的主力。但是,由于動作穩定性有所欠缺,馮喆落選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參賽陣容,這個結果仿佛一記重拳擊向了這個樂觀開朗的成都男孩。
提起那段灰暗的經歷,馮喆現在已經可以笑著面對了:“2008年,我就哭了兩次,一次是奧運落選,一次是我的冰激凌掉到了地上,我還沒來得及吃。”
到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前夕,擁有動作難度和穩定性兩項利器的馮喆毫無懸念地踏上了奧運征程。他順利收獲了男團冠軍和雙杠金牌,驕傲地站上了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
和諧歡樂的師徒關系
倫敦奧運會時,馮喆的微博火了!他講的一個個段子被粉絲們瘋狂轉發,無論是訓練比賽的故事,還是對時事的點評,他獨特的“馮氏幽默”總讓粉絲忍俊不禁。而馮喆微博中“出鏡率”最高的就是自拍照以及與主管教練王紅衛的“斗爭”。
“其實,我微博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自黑’和‘黑王導’。”馮喆談到這個話題笑出了一口大白牙。
“王導曾經跟我說,教練員的作用就是督促你做不想做的事情。我就把王導的話‘篡改’一下,瞞天過海,在微博里寫,王導說,‘教練員的作用就是逼著運動員做不該做的事情’,一下就把王導塑造得很邪惡。”馮喆說起這個段子也笑得很“邪惡”。
王紅衛不甘落后,也開了微博,揭馮喆的老底:“馮胖以前總是靠長跑來減肥,我給他提出兩點建議:A不要再長跑了,過多消耗自己;B少吃零食一樣能減肥。結果他聽取了我的建議完成了A。”
不過,這么和諧歡樂的師徒關系當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雙方也經歷了長時間的磨合。
初到國家隊的馮喆很不適應突然加大的訓練量,偷懶就成為了常態。馮喆甚至跟王紅衛就訓練量“討價還價”。王紅衛從最開始的“寸土不讓”,到后來慢慢被馮喆“鯨吞蠶食”,雙方經過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直到馮喆拿到世界冠軍,王紅衛才開始讓步。2009年全運會前,馮喆和大師兄陳一冰還去找王紅衛就訓練方式“促膝長談”,雙方各退一步,才終于在訓練量上達成了階段性的一致。
“很慶幸,我們退了一小步,可是王導退了一大步。現在,我們已經可以掌控王導的訓練量了。我們很幸福,王導很痛苦。”馮喆一陣竊喜。
“他又夸張了,教練員怎么可能讓運動員掌握運動量,那運動成績肯定要走下坡路了。”王紅衛馬上反駁。
10年來與王紅衛斗智斗勇,馮喆成為了“大滿貫”冠軍,王紅衛也成為了冠軍級教練。他們相互幫助,彼此理解,共同成長。“最笨的教練員是帶著運動員走,聰明的教練是跟運動員一起走,而再高級的教練員是在運動員后面走,成為運動員的拐杖。”馮喆說。毫無疑問,王紅衛已經是馮喆不可或缺的拐杖了。
隨遇而安的未來計劃
2013年十二運會結束后,馮喆陷入了迷茫,是就此退役,還是堅持訓練再戰江湖?他猶豫了:“對體操當然是不舍,但我也知道倫敦奧運會是我運動生涯的頂峰,以后可能就是走下坡路了。”王紅衛和體操隊的領導認為他在單項上的實力依然是世界一流水平,勸馮喆留了下來。
在訓練之余,馮喆一直堅持學習。他從2007年開始在北京體育大學運動專業讀本科,2011年畢業后又攻讀運動管理專業的研究生。現在馮喆每周要上3至4次課。
不過對未來馮喆也并沒有明確的打算:“像我這樣沒心沒肺的人,還是走一步算一步吧。現在我還有能力,就練著唄,轉行什么的真等我退役了再說。大不了到時候發微博求助唄,我會在線等的!”
《 人民日報 》( 2014年03月25日 23 版)
世冠有限公司:
世冠有限公司是由中國三十余位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聯合參與發起的品牌公司。公司以弘揚體育精神和傳承民族精神為使命,引領有創業熱情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和優秀運動員轉型成長。公司通過組建以戰略規劃為核心的專業團隊,導入創新商業模式,充分發揮冠軍的群體效應和影響力,延伸發展體育及相關產業, 實現冠軍精神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高度融合,并立志成為世界最具價值和影響力的冠軍創業孵化公司。
2013年世冠有限公司開業嘉賓: 王麗萍、張湘祥、郭偉陽、滕海濱、仲滿、黃旭、殷劍、張娟娟、李珊珊、佟文、韓曉鵬、牛劍鋒、張軍、胡妮、陳金、蔣文文、蔣婷婷、馮喆、楊昊、陳中、朱芳雨、張琳、張會等奧運冠軍、世界冠軍。
2013年“世界冠軍創業項目”在華僑大學啟動;更有許海峰、葉喬波、趙蕊蕊、陳一冰、王麗萍、張湘祥、殷劍、張娟娟、李珊珊、韓曉鵬、牛劍鋒;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中國奧委會原副主席吳壽章,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硯農,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方仲炳,世界冠軍聯合會秘書長張茜,國家男子舉重隊總教練陳文斌,北京大學中國體育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文義,泉州市副市長陳燦輝、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建生,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主任李永遠,華僑大學董事、世冠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中東,華僑大學校長賈益民、黨委書記李冀閩等出席啟動儀式,并與世界冠軍們共同推桿啟動“世界冠軍創業項目”。華僑大學副校長吳季懷主持啟動儀式。
世冠強大自我的同時,也將助力合作伙伴,在成為民族品牌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共同成長!
世冠愿景
以延伸發展體育及相關產業為已任。致力于成為一家值得信賴并受人尊重,在多個行業內擁有領先企業,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化公司。
道易品牌營銷策劃機構:
2019年,世冠有限公司斥重資引進知名策劃機構“道易品牌策劃機構”,強強聯合---泉州道易速建品牌營銷有限公司及深圳道易咨詢策劃機構(營銷策劃、落地執行)及知名網紅電商公司“泉州市紅品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兄弟聯精英聯盟(知名營銷策劃專家及招商專家黃誠老師為首及黃仁宗老師、黃真老師、潘琛葆老師、謝龍海老師等)強強聯合深度合作,業眾多精英職業經理人加盟“世冠有限公司”,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立體營銷,為“世冠”品牌化運作的路上保駕護航。
世界冠軍、奧運冠軍創業孵化項目在2020年泉州晉江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簡稱2020世中會)及2020年奧運年之前;將再度啟航,再次騰飛!
后冠軍時代:
冠軍代表著正能量,代表著拼搏的精神,這股精神與力量將如奧運圣火一樣將永遠傳承!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