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從跆拳道奧運冠軍變成“陳老大”:世冠有限公司|世界冠軍創業項目合伙人
奧運冠軍、北京體育大學團委副書記陳中做客人民網(代睿 攝)
奧運冠軍、跆拳道運動員、頭腦靈活、意志頑強....這些都是陳中身上極具特征的標簽。一席綠色長裙、利落不茍的齊肩卷發、略施粉黛的眉宇、高挑修長的身材,是時光給予陳中的另一個饋贈。如今,陳中早已多了一個身份——北京體育大學團委副書記。
優雅、隨和,這是陳中帶給記者的第一印象,美好而耀眼,令人很難與那個在賽場上殊死拼搏、叱咤剛毅的跆拳道女將形象聯系在一起。離開賽場的陳中更加知性了,時間讓一切悄然發生著變化,但又似乎沒有任何變改,就像此次采訪演播室里播放的她的照片,這是十四年前在亞運會上奪冠時拍攝的,今昔對比,青春依舊,目光里依然散發著自信和堅定。
追憶奧運奪冠:懵懵懂懂、畢生難忘
時光指針回到2000年,那年陳中18歲,在悉尼奧運會女子67公斤以上級比賽中,她為中國贏得了第一枚也是世界跆拳道史上的第一枚奧運金牌,實現了中國跆拳道“零”建立、“零”突破,并在四年后的雅典奧運上成功衛冕冠軍。回憶起這段往事,陳中感到一切恍如昨日、難以忘記,并形容這是一段懵懵懂懂的經歷,“比賽是殘酷的,但我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知道奧運是什么,誰也不認識,就直接上去放開打了。”有人稱贊陳中是天才,卻沒人知道收獲碩果背后所付出的汗水,沒有專業腳靶,就用踢拳擊的沙袋,“經常會把腳趾甲踢的都沒有了,就用醫用膠帶纏纏第二天繼續練。”陳中直言她的跆拳道生涯都是苦的,“如果當天項目練不好,就一直練到晚上10點,回到宿舍我的大腿肌肉就會抽筋,所有的肌肉不能再運作了,已經到極限了。”
就在悉尼奧運會比賽的前一天,陳中還依然堅持訓練到了晚上11點,她至今清楚地記得跆拳道領隊對她的忠告,“他說陳中你應該放開打,不然會輸掉比賽。”一番話讓年少的陳中萬分慚愧不禁落了淚,也暗暗在心中下定決心,一定要賽出成績。第一、第二場贏了,第三場又贏了,直接到第四場決賽再次勝出,最后站到了舉世矚目的領獎臺上,看到升起的五星紅旗,陳中難掩激動,“聽著國歌奏響,確實真的感覺非常驕傲。自己辛辛苦苦訓練能為國爭光,是多么大的一種榮耀啊。”回憶往昔,陳中興奮感慨地說。
陳中做客人民網訪談現場(代睿 攝)
“恨”教練待自己嚴苛:一筆寶貴的財富
十三歲那年,對陳中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就在這一年,她遇到了自己的恩師陳立人。向往獨立生活的陳中選擇逃離父母的“魔掌”只身來到北京,進入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校,開始了自己的跆拳道生涯。都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在訪談中,陳中提到次數最多的便是自己的教練,言語中難掩對教練的感激和崇敬。“我們教練其實是散打運動員出身,邊看跆拳道錄像邊教我們動作要領,但是非常神,我們團隊第二年就拿到了全國冠軍。”
在陳中心里,教練時刻的“敲打”和鞭策對她來說是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這個財富在于,你有了成績之后,會有一種小浮躁,但教練跟我說,在你得意的時候一定要把頭低下來做人,在你失意的時候要把頭揚起來做人。”這句話一直在內心深處影響著陳中,從1996年第一次拿冠軍到現在。“對于很多運動員來說,蟬聯奧運冠軍是很難的。他始終提醒我、鼓勵我、相信我,當然也會拍桌子罵我。有這樣的教練我覺得很幸運,讓我保持勇往直前的心態。”
但陳中也笑稱,年少時的自己也曾“恨”過教練,“我是一個喜歡畫仕女圖,性格比較內斂的女孩,但是練跆拳道需要釋放自己,要喊出來,他就會經常逼我解放天性。”陳中調侃地“抱怨”教練,說讓自己從一個正常人變成了“瘋子”,“但當自己站在最高領獎臺上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教練是真的為了自己好。”陳中誠懇地說,“這就是他的魅力。”
學生們的“陳書記”“陳老大”
2009年退役后的陳中,經過深思熟慮后選擇留在了北京體育大學團委。她這樣向記者解釋自己與團委的緣分:“2010年,我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去了一趟美國。因為我是大學培養出的第一個奧運冠軍,所以我清楚地知道一個大學能為運動員提供哪些幫助。美國的體育運動項目在大學里非常受歡迎,我也了解了一些做法,所以想服務于運動員們。”
陳中現在分管北京體育大學的學生會,會定期組織學生參加一系列活動,模特大賽、合唱比賽等,陳中都極其享受,樂在其中。“我覺得特別過癮,北體的模特大賽非常好,學校有這樣的平臺來幫助孩子們實現夢想,真的很棒。”她形容自己是位仁慈的老師,跟學生相處像朋友,“他們私底下叫我老大,但我真的不像老大。”陳中笑言,“我跟學生融入的比較多,會時常替他們著想,當然,對孩子們該嚴厲的時候還是要嚴厲。”
作為團委副書記,陳中對自己的工作也有獨特的理念,“我希望把體育精神傳遞給他們。學生們之間是要互幫互助的。他們不能太自私于自己的利益,而要去想我怎么能幫助別人,我怎么樣去相信,相信黨、相信祖國,相信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陳中與訪談主持人合影(代睿 攝)
做志愿、去扶貧 忙得停不下來
“陳書記”不好當,除了定期組織學生參加校內活動外,她還會帶領學生們參加社會實踐,探望幫助留守兒童,跟孩子們一起吃一起住,幫他們洗澡、輔導功課;還有做足球志愿服務、宣傳全民健身理念、去貧困地區扶貧……工作充實得停不下來。“我覺得大學生可以利用暑假的時間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會帶學生們去各個地方探望留守兒童,去代課,為需要幫助的人們貢獻自己的力量、表達自己的愛心,為貧困地區帶來一股新鮮的活力。”
在陳中看來,體育大學的學生身上都有一種奧林匹克精神,不僅僅是更快、更高、更強,更是堅持、互幫互助,“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也許偶爾會失敗,但堅持定會成功。”陳中堅定地告訴記者,目光篤定如初。
世冠有限公司:
世冠有限公司是由中國三十余位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聯合參與發起的品牌公司。公司以弘揚體育精神和傳承民族精神為使命,引領有創業熱情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和優秀運動員轉型成長。公司通過組建以戰略規劃為核心的專業團隊,導入創新商業模式,充分發揮冠軍的群體效應和影響力,延伸發展體育及相關產業, 實現冠軍精神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高度融合,并立志成為世界最具價值和影響力的冠軍創業孵化公司。
2013年世冠有限公司開業嘉賓: 王麗萍、張湘祥、郭偉陽、滕海濱、仲滿、黃旭、殷劍、張娟娟、李珊珊、佟文、韓曉鵬、牛劍鋒、張軍、胡妮、陳金、蔣文文、蔣婷婷、馮喆、楊昊、陳中、朱芳雨、張琳、張會等奧運冠軍、世界冠軍。
2013年“世界冠軍創業項目”在華僑大學啟動;更有許海峰、葉喬波、趙蕊蕊、陳一冰、王麗萍、張湘祥、殷劍、張娟娟、李珊珊、韓曉鵬、牛劍鋒;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中國奧委會原副主席吳壽章,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硯農,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方仲炳,世界冠軍聯合會秘書長張茜,國家男子舉重隊總教練陳文斌,北京大學中國體育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文義,泉州市副市長陳燦輝、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建生,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主任李永遠,華僑大學董事、世冠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中東,華僑大學校長賈益民、黨委書記李冀閩等出席啟動儀式,并與世界冠軍們共同推桿啟動“世界冠軍創業項目”。華僑大學副校長吳季懷主持啟動儀式。
世冠強大自我的同時,也將助力合作伙伴,在成為民族品牌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共同成長!
世冠愿景
以延伸發展體育及相關產業為已任。致力于成為一家值得信賴并受人尊重,在多個行業內擁有領先企業,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化公司。
道易品牌營銷策劃機構:
2019年,世冠有限公司斥重資引進知名策劃機構“道易品牌策劃機構”,強強聯合---泉州道易速建品牌營銷有限公司及深圳道易咨詢策劃機構(營銷策劃、落地執行)及知名網紅電商公司“泉州市紅品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兄弟聯精英聯盟(知名營銷策劃專家及招商專家黃誠老師為首及黃仁宗老師、黃真老師、潘琛葆老師、謝龍海老師等)強強聯合深度合作,業眾多精英職業經理人加盟“世冠有限公司”,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立體營銷,為“世冠”品牌化運作的路上保駕護航。
世界冠軍、奧運冠軍創業孵化項目在2020年泉州晉江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簡稱2020世中會)及2020年奧運年之前;將再度啟航,再次騰飛!
后冠軍時代:
冠軍代表著正能量,代表著拼搏的精神,這股精神與力量將如奧運圣火一樣將永遠傳承!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