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30日電 題:人民教師夏國章:與新中國同齡 共同奮進
作者 鄒立楊 魏愷成 姚艾青
在瀘州市龍馬潭區教育界,有一位新中國的同齡人,始終踐行著一名人民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新人,在龍馬潭區教育事業大發展的光輝歷程中做出了積極貢獻。
瀘州市龍馬潭區原永壽中學校長夏國章生于1949年8月17日,因出生在新中國成立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父親就給他取名為“國章”,希望他能夠胸有遠志、努力成才、建設國家。1967年初中畢業后,他就讀的高中解散了,夏國章也隨同齡人上山下鄉,參加農業生產。
1970年3月,樂觀自強的他被批準成為民辦教師,登上了三尺講臺。1980年,奮斗奮進的夏國章與自己的學生一起同進考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四川省敘永師范兩年制民師班。學成歸來,他先后擔任永壽學校教務員、教導主任、工會主席、校長等職務,直至2009年退休。
夏國章與學生留影。 姚艾青 攝
“我最難忘的是考敘永師范學校那段日子!”回憶過去,夏國章滿含深情。作為民辦教師工作的10年間,他一直都在通過努力,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強大自己,白天忙著上班、帶孩子、做農活,養家糊口,夜晚又忙著挑燈夜戰,用讀書學習改變著自己的命運,同時也改變著學生的命運。
夏國章與老伴兒一起整理照片。 姚艾青 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為正式教師工作的30年間,夏國章在不斷學習中改進教育教學方式,努力跟上國家教學改革的步伐,帶領全校教師一道走在課改前頭、周邊學校的前列。周邊場鎮的學生也紛紛轉學至此,開啟人生不一樣的旅程。趙柱權、陳世銀、毛啟貴等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在夏老師的教育引導下,成長為新中國建設的佼佼者。
“師恩永恒,一生不忘!”這是學生李治平從遙遠首都北京寄給恩師70歲生日的祝福和承諾。因為家庭成分的原因,李治平輟學了。是夏國章頂著壓力多次的勸學,他才得以回到學校。而這一回來,就再沒有讓老師失望:從四面透風教室里走出去的他,最終成長為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院長、黨支部書記、博士生導師。
夏國章在學校留影。 姚艾青 攝
退休后,夏國章同樣沒有絲毫的松懈,依舊身體力行,不斷為學生的成長和學校的發展奔走。2014年,在政府的關心關懷下,在姚明基金會、社會愛心企業的捐助下,該校新建教學樓竣工,全新的教育教學環境將改變更多人的命運。
“雖然我的人生起點低,但我一直很努力,一生都沒有辜負父親對我給予的希望!”瀘州市龍馬潭區原永壽中學校長夏國章向記者說道。(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