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來啦
近期人造肉的熱點極高。
齊善作為掌握著人造肉核心技術的資深素食企業,非常榮幸本次與湖南衛視的高口碑常青節目《新聞大求真》一同為大家答疑解惑。
中秋將至,人造肉月餅頻頻亮相。
在節目組到來時,我們齊善的劉大廚特意做了人造肉月餅。
外皮酥脆,內質鮮嫩。節目組的求真記者都難以分辨真肉與“假”肉。
于是節目組還特意去街頭做起了試吃及采訪,路人知道不是真肉的時候,都驚呆了。
來到齊善,當然不僅僅只有月餅,更有素食大餐來襲。齊善素食的眾多產品,也集體亮相在全國觀眾的面前,同樣是征服了記者小姐姐和一大堆路人。
探索生產過程
我們的人造肉形色味俱全,關于人造肉為什么吃起來像肉這個問題,本公眾號之前有過回答。
而這次,齊善素食的研發工程師湛奎受特約采訪,第一次帶領大家感受齊善的工廠及揭秘人造肉制作的原理。
湛奎工程師深耕人造肉領域多年,在節目里詳細地分享了人造肉研發科技。
人造肉分為兩種,一種是動物干細胞制造的,另一種由植物蛋白制造的植物肉。
國內外大多公司研發的方向都是植物肉,而齊善正是掌握植物肉核心技術的領軍企業,我們接下來所探討的也都是植物肉。
實則,我們知道人造肉在我國歷史悠久,仿葷菜便是其中的演繹。
從前的仿葷菜,也就是市面上的素雞齋鵝之類用豆皮加工的產品,嚴格意義上與現代的植物肉差距較多。
左圖為傳統素雞,右圖為齊善的素雞食品。(素蠔皇三杯雞)
齊善的植物肉是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直接針對大豆植物蛋白的形態發生改變,購買過齊善的食品的人或許知道其中差距。
在整個訪談中,我們完全給大家呈現了植物肉從大豆拉絲蛋白到“肉”的過程。
植物肉的口味如此逼真,那么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植物肉的味道研究非常嚴格,通過色譜分析對動物成味物質因子后,再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把它融合在酵母中,最后再進行提煉。
節目組深入齊善工廠內部,這可是第一手資料哦,快來一起感受產品生產出來的過程!
為什么要做植物肉?
研發植物肉不僅僅是為了某一個群體服務。而是用大豆蛋白替代真正的肉類,緩解畜牧業帶給地球的壓力。(畜牧污染及傳染病,且開辟牧場造成砍伐森林、水土流失,更何況動物養殖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
目前全球人造肉的研發還處于初級階段,口味質量需要進一步提升和穩定。
我們立志帶來更好的產品,希望能慢慢地豐富更多人的餐桌。
給素食者帶來更多選擇,給非素食者帶來肉類替代。
一小口,帶來一大步的改變。
可持續發展,有你有我。
本期節目于2019年8月22日下午6:00在湖南衛視播出。
我們附帶這一期節目的網絡鏈接,歡迎大家點進去看看!
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 節目
撰文:小食拼盤
插圖: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