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移動出行領域的獨角獸,滴滴出行已經和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繼“滴滴打車”、“滴滴專車”、滴滴企業出行服務后在移動出行領域推出的第四款產品便是眾所周知的順風車業務。近日,滴滴出行APP內出現“特惠拼車”功能;滴滴順風車在安全事情上做了的若干措施。這一系列動作都被外界解讀為滴滴順風車即將回歸的信號。
滴滴特惠拼車意味著對順風車的不死心?
實際上近段時間,滴滴順風車的確動作不斷。最近有不少用戶發現自己手機中的滴滴APP,上線了新的功能。而這個叫特惠拼車的功能,相比于普通的拼車,價格似乎要更加便宜一些。但是和普通拼車不一樣的是,用戶需要提前15到20分鐘叫車。
滴滴方面表示,“特惠拼車”從2019年3月下旬開始在北京、天津、大連的部分遠距離拼車線路展開測試,當前處于試運營階段,將逐步擴展線路,旨在鼓勵乘客嘗試拼車,提高特定線路的拼成率,從而提高出行效率。
之前滴滴在快車上推出了“選擇路線”這種功能,也是被視作順風車的替代品。不過很顯然,這個替代,并沒有成功。而特惠拼車的話,從價格以及說體驗方面,都是和順風車有些相似的,但是和順風車又有些不同。
因為想要使用特惠拼車這種功能,是要滿足三個條件的。出行需求較旺盛的特定時段;線路需超過10公里;行程符合要求。此外,使用該功能的用戶需要提前預約。也就是說,和順風車相比,特惠車這個功能,要求更為嚴苛一些。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順風車這塊大蛋糕,滴滴是不會死心的!滴滴順風車遲遲無法歸來也給了競爭對手壯大的機會。包括高德地圖、嘀嗒和哈啰在內的一眾出行平臺開始搶奪這塊蛋糕。嘀嗒和哈啰成為滴滴順風車下線的最大收益者,不少的滴滴順風車司機和用戶轉向嘀嗒和哈啰平臺。
業內人士指出:“有需求的人會希望這個東西回來,因為真的有需求的人是愿意承受當中的風險,他自己也會有自己的辦法來規避風險?!?/p>
順風車曾為滴滴貢獻了九成凈利潤,一年高達9億
對于滴滴而言,盡管順風車的客單價排在專車、快車之后,順風車15%的訂單份額也不如快車的80%來的多,但順風車卻是滴滴少數賺錢的業務之一。曾在一年里為滴滴貢獻了9億人民幣
順風車GMV每年環比增長50%,2017年,順風車的GMV接近200億人民幣左右,收入是20億人民幣,凈利潤接近9億人民幣。同年,滴滴的凈利潤是10億人民幣,剩下的一個億來自代駕,2018年順風車GMV的目標是400億人民幣,凈利潤20億人民幣。
有媒體報道,順風車凈利潤占據了滴滴凈利潤的9成,每年環比50%的增長,承擔了滴滴的主利潤來源。2017年,雖然順風車的日訂單量只有快車的十分之一,維持在200萬單左右,但2017年,但其GMV占據了滴滴總GMV的15%,按此推算,2017年,滴滴的總GMV在1500億人民幣左右。不過針對這些數據,滴滴官方回復稱,數據肯定是不準的,但真實數據官方也無法公布。
另外,順風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滴滴欲快速恢復順風車業務的急迫性也是呼之欲出的。如果按照客單價來看的話,整個網約車市場從高到低分別為代駕、專車、快車、順風車;如果按照訂單量計算的話,快車的訂單量大約占到了80%,順風車能夠占到15%,代駕和專車加起來也就5%。從用戶端來看的情況,順風車以其低價、共享經濟的特點,在整個網約車市場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增速也要快于其他網約車模式。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