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對于建筑追求的是以本體的形式永存永固,但如今看來,即便是用石頭寫成的交響樂,終有一天,也會曲終人散......
前幾天,世界上所有的目光幾乎都聚焦在了法國巴黎,雨果筆下那座氣勢恢弘的教堂,在大火的焚燒下,瞬間土崩瓦解。
內部損毀嚴重,木質房頂和花窗基本燒毀,Viollet-le-Duc尖頂倒塌,萬幸磚石結構保住了。
鐘樓和正面暫時安全,教堂里的十六座青銅像(十二使徒和四福音)火災前正好撤下,圣物也被搶救出來。
但是,由于建筑過高,無法高空滅火,后續修復工程巨大......
(大火后的巴黎圣母院)
一座聞名世界的古建筑牽動著世界的心,然而,這些年在中國被焚毀的古建筑何止一座800年的巴黎圣母院。
無論曾經多么繁盛,他們,卻在一場場不知何故的烈火中,永遠消失了!
面對北京城墻被毀,王小波曾在雜文中寫道:
“像這樣的城墻在世界上絕無僅有,可惜已經被拆了個精光。沒有了宏偉的城墻、寂寞的城樓,北京城是一座沒有了歷史的城市。
有些人會說,它怎么會沒有歷史——歷史寫在紙上。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我到過很多城市,就我所見,一座城市的歷史不可能是別的,只能是它的建筑。”
(大火后的巴黎圣母院)
如今,巴黎失去了一個“立著的歷史”,世界也失去了一個“立著的歷史”,但更多的“歷史”悲劇依然在世界各處上演著......
巴黎圣母院的起火原因初步認為是意外起火,并不是外界猜測的人為放火。
據了解,巴黎圣母院是以磚石和木材為主,所以此次大火并未使這座百年建筑毀于一旦。但是,我國建筑不同,中國很多古建筑都是木質為主,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設想。
在中國,何止一個巴黎圣母院,是N多個巴黎圣母院慘遭水火之劫。
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
2014年,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發生大火,由于古城房屋大多是木制結構,火勢迅速蔓延,造成燒損、拆除房屋面積59980.66平方米。
事件起因竟然只是,古城內客棧的老板娘使用暖氣不當,引發了大火。當時現場的慘烈程度,堪比近百座巴黎圣母院。
獨克宗古城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而且是茶馬古道的樞紐,這里的房屋都見證過千百年間的洪流與巨變。
因為一場大火,古城大半被毀,盡為焦土。
242棟房屋被毀,數百戶商家被迫搬離,古城的面貌已經物是人非。如今,已經整整過去五年,游客卻星星點點,這里再也恢復不了往日的繁華。
大理拱辰樓
2015年,云南大理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縣南詔鎮發生大火。提及南詔,大家是不是想到了《仙劍奇俠傳》中的南詔國?
巍山就是歷史上南詔國的發祥地和古都。
(拱辰樓)
拱辰樓位于云南巍山縣城南詔鎮,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600年的歷史。
因為線路老化故障,引起可燃物著火,雖盡力撲救,但是拱辰樓基本被焚毀,而且已無修復的可能。
(拱辰樓大火)
四川遂寧高峰山道觀
2017年,四川遂寧高峰山遇山火,素有“川北迷宮”的迷宮建筑群,在這場大火中焚燒大半。
高峰山山峰秀麗,形似棲鳳,故又稱高鳳山。整個建筑格局按八卦中的干、坤、坎、離四卦而設東、西、南、北四門,形似迷宮口,極其玄妙。
高峰山道觀文物古建筑面積5200平方米,大火中,只有核心建筑八卦迷宮未受損。
周圍森林樹木盡數被燒,道教的圣地就這樣,只剩下黑黢黢的框架。
亞洲第一高木塔——靈官樓
2017年,四川綿竹九龍鎮突發大火,號稱“亞洲第一高”的木塔靈官樓在這場大火中付之一炬。
靈官樓,始建于明崇禎年間,距今幾百年歷史,一直是香火不斷。
(靈官樓)
08年汶川地震,靈官樓被毀,政府耗巨資重新修建,歷時8年尚未完成。
該塔為寺廟式塔,采用中國傳統卯榫結構,共16層高,占地20余畝,由七重金殿組成,是寺廟大師傅四海內外化緣的全部心血。
起火地點為主殿,由于沒有救火設備,歷時8年尚未竣工的靈官樓又一次覆滅了。
清華學堂
2010年,清華大學標志性建筑物清華學堂著起大火,大火燃燒了近三小時才被完全撲滅。
學堂東面的尖頂已經被燒光,透過東側圍擋能看見里面被燒得空空如也,火災過后,整個清華學堂的木制結構基本被毀。
80多歲的老教授,親眼看著曾經熟悉的課室被大火吞噬;
多少學子從入學第一天就到清華學堂報道;
還有人在海外的學生,昨天還想著購買機票回母校,今天就驚聞噩耗。
從光緒年間一直到今天,清華學堂見證了近代中國的成長,培養了無數領域的精英。
武當山遇真宮主殿
2003年,湖北武當山遇真宮主殿被大火焚毀。失火原因,竟然是入駐其中的私立武術學校武術教練,因使用電器不當所致。
大家對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武當派的張真人一定不陌生,小說原型的張三豐就是在此處修行。
遇真宮是武當山九宮之一,武當創始人張三豐就是在此修行,永樂年間皇帝命令在此地敕建遇真宮,于永樂十五年竣工,至今正好600年。
到嘉靖年間,遇真宮已經擴大到396間,院落寬敞,環境幽雅靜穆。時有殿堂、齋堂、廊廡、山門、樓閣等大小建筑二百九十六間。
但水火無情,遇真宮的主殿在這次火災中被燒,其中明代建造的張真人的雕像也被毀。
武夷山余慶橋
余慶橋,是北宋張擇端筆下“清明上河圖”中木構虹橋的完美復制品,建造于光緒年間。
雖然我國東南地區木石廊橋仍存多處,但像馀慶橋構造如此科學,同時工程體量如此宏大,卻絕無僅有。
如今,也被一場大火燒毀了......
于2011年5月28日下午,一聲巨響中,轟然倒塌。
曾經經歷過戰爭年代的老一輩知道后,全都哭了,起火原因竟然是人為。
當巴黎圣母院被燒毀時,有人嘆息道: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可是,十年間,中國在大火中被焚毀的古建筑有多少?這份名單(部分)令人吃驚:
(梁思成手繪建筑手稿)
2013年11月16日,理塘縣長青春科爾寺中心大殿發生火災,中心大殿被燒毀。
2013年12月29日,祁門縣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會源堂”發生火災。
2014年1月11日,云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發生火災過火面積約1平方公里。
2014年2月17日晚,中國第一古商城——湖南懷化市洪江古商城的一棟古窨子屋民居突發大火,過火面積500平方米以上。
2014年3月31日,一場大火將距今千年的唐代古剎圓智寺千佛殿的屋頂幾近燒毀,殿內壁畫也有些許脫落。
2014年7月28日凌晨,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寧波老外灘天主教堂發生火災,過火面積約500平方米。
2015年1月3日,云南巍山古城拱辰樓發生火災,拱辰樓木構部分基本燒毀,燒毀面積約765平方米。
2015年3月27日,甘肅省興隆山古建筑群祖師殿發生火災,過火面積約133平方米。
2015年8月9日,貴州省遵義市永興古鎮發生火災,過火面積約1000余平方米。
2015年10月29日,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建筑“江全泰號”發生火災,過火面積340平方米。
2015年12月19日,安徽省祁門縣蘆奇村一本堂發生火災,過火面積524.37平方米。
2016年2月20日,湖北省咸寧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王世杰故居遭火災燒毀。
2016年8月12日,國保單位遼寧省北鎮市北鎮廟鼓樓因雷擊發生火災,鼓樓一層木結構部分燒毀,二層木結構絕大部分燒毀。
2017年5月31日,四川蓬溪縣高峰山道觀突發火災,過火面積約430平方米。
2017年10月30日,國保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大城子鎮法輪寺東配殿發生火災并燒毀。火災致使50平方米的東配殿基本焚毀。
還有很多很多.......
(名單綜合整理自網絡,微博:考古君)
不光是中國古建筑面臨火災的威脅,可以說,全世界的建筑最怕的,都是大火。
去年,巴西國家博物館大火,多少文物在這場火災中永遠消失。文物的價值并不在于金錢,而是在于穿越歷史而來彌足珍貴的情結,如今,再也尋不到他們的身影了。
(大火中的西班牙博物館)
當然,還有韓國的崇禮門大火。
上層樓閣乃木制建筑,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整層樓閣都陷入一片火海。最后除了下半部石砌部份仍保持完整外,上層整體木制框架連同脊梁瓦片在翌日凌晨1時54分付諸一炬。
巴黎圣母院失火后,無數人扼腕嘆息,然而在中國,那些具有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古建筑卻被忽視了。
也許,他們如今已經斑駁、殘破、滿布塵土,早已沒有昔日眾人摩肩接踵的景象;
也許,他們并不如巴黎圣母院一樣知名,能夠有一位世界級巨匠將其納入作品之中;
也許,他們已喪失了歷史的意義,被遺失在角落,甚至當地人都回答不出他們的來歷......
但無論巴黎圣母院也好,中國古建筑群也罷,小編相信,如果真的去過這些地方,了解這些歷史,在今天留神在人心里的最后一點神念被喚醒。
人們的眼淚沖出“面具”,會不約而同地為了文明的隕落而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