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家地北里小區門口/楊帆攝
北京市多年致力于老舊小區改造
居民生活幸福感得到提升
近年來,北京市一直致力于 老舊小區環境整治,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從 拆除違建,到 硬件設施改造,再到各區各街道 立足自身優勢不斷提升治理,小區居民的生活也 邁上了新臺階。
點擊音頻聽詳情
花家地北里小區具體位置/百度地圖
25年前:交通不便,硬件落后
位于朝陽區望京街道的花家地北里小區,是 建成于1994年的老舊小區,居民多來自于 周邊回遷和市區拆遷。匡大爺是最早一批入住小區的居民,他向記者回憶著25年前小區里的情景:
匡大爺: 地面就沒有平的地方,坑坑洼洼,交通呢,就是404和416 兩條線路,街坊鄰里誰也不認識誰, 彼此之間很陌生。
小區周邊發展帶來“痛點”
隨著不少居民在此安家落戶,小區周邊慢慢有了市井氣息。2001年, 中央美術學院搬遷到了望京,學校和花家地北里小區僅僅一條馬路之隔。
小區和中央美院僅一條馬路之隔/百度地圖
2002年, 地鐵13號線貫通,多條公交線路在小區門口設站。小區周圍變得熱鬧起來,但隨之而來的,是小區里 雜亂無序的生活環境:
匡大爺:賣羊肉串的,賣麻辣燙的,挨著美院,賣各種畫材的, 特別亂。
陳大爺:一層和地下室 全都給租出去了,還租給快遞公司,白天做畫材鋸木頭震耳欲聾,天不亮快遞小三輪車“請注意倒車”,你說這個 擾民。而且到晚上電瓶車要充電,十幾個車在地下室里充電, 多大的安全隱患!
此前,小區內堆物堆料嚴重/受訪者供
據了解,花家地北里小區共有 12棟居民樓,1800多戶居民。社區書記兼主任黃山向記者回憶說, 他剛來小區工作時,小區的現實情況讓他有些心灰意冷:
黃山:所有的綠地都是被小木板房占據,像農村一樣,那兩年我基本每年的春節我在這兒待的時間是最晚的,他全是木頭的,怕著火!。
如今已是小區健身區域的地方,以前滿是
雜草和私搭的木頭板房/受訪者供
結合政策,進行小區整治
2012年, 《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意見》出臺,其中指出,“針對于1990年以后建設標準不高、設施設備落后、功能配套不全、沒有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的老舊小區制定綜合整治方案,并加快組織實施”。截至2015年年底,共完成了 1582個老舊小區的綜合整治工作。
《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意見》
相關內容/來自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
在政策的號召下,花家地北里小區進行了內部環境整治:
黃山:第一件事,抓物業, 擱置矛盾共同建設;第二個階段, 街道辦事處看到我們自己很努力,然后給我們的 扶持也是在逐步加大,比如說交通安全示范社區項目,跟物業跟居民社會單位社會組織(合作),我們圍繞主題就一個,環境治理。
小區進行拆違/受訪者供
多方發力,共建美好家園
2018年年初,北京市政府出臺了 《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其中指出要 “治違法建設、治開墻打洞、治地下空間違規使用、規范物業管理、規范地下空間利用”,還鼓勵根據居民意愿確定而進行的 自選類改造。
《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
相關內容/來自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
一番整頓后,小區里的違建拆了,不僅有了 花園綠地,還增設了 健身器材,居民們共同建設家園的責任感也被調動起來了。
小區內的綠地和健身器材/楊帆攝
不僅如此,小區還利用了毗鄰中央美院的優勢, 邀請高校學生一同參與到了 美化社區的隊伍里來:
黃山:每一層樓道的電梯間,我們都 邀請美院學生幫我們畫了一幅畫,這個東西做完了以后大家參與社區活動,參與社區 共治共建的 積極性就更高了。
匡大爺:我感覺變化最大的還是 人心方面變化最大。
陳大爺:特別漂亮,建成了小花園。
小區內的彩繪/楊帆攝
騰退地下空間,打造藝術社區
2018年后半年,在充分了解 居民的實際需求后,望京街道通過政府出資購買服務的方式,邀請第三方公司把小區里 騰退出來的地下空間加以設計,打造出一個具有 后現代風格的 地瓜社區,供大家日常休閑娛樂。
地瓜社區/楊帆攝
踐行市區兩級政策,小區煥發生機
一個有著 25年歷史的老舊小區就這樣重新 煥發了生機。
小區內的綠地/楊帆攝
望京街道辦事處主任楊曉昇告訴記者,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有賴于街道多年來始終踐行市區兩級關于老舊小區整治的相關政策,并結合地區自身條件作了個性化的提升改造:
楊曉昇:根據北京市跟朝陽區關于全面 治理開墻打洞的總體要求,使一個無序混亂的小區 回歸了它應有的 居住功能。第二個就是 無違建街道的創建, 空間的騰退就給小區的 進一步優化和提升 提供了基礎。第三個非常重要的是,朝陽區推進關于 “全要素小區”的建設。
楊曉昇提到的 “全要素小區”的概念,源于朝陽區在2018年5月發布的《北京市朝陽區全要素小區建設導則》,導則從公共活動空間、交通泊車、功能設施、文化符號構建、綠化美化等 涉及居民生活的十個方面共計 55個細目,對轄區內老舊小區建設提出了 更加詳盡的要求。
《北京市朝陽區全要素小區建設導則》
相關內容/來自朝陽區人民政府網站
此外,望京街道辦事處主任楊曉昇還告訴記者,近年來,望京街道還把 創衛工作和轄區內 老舊小區的治理結合起來,維護和 提升治理成果:
楊曉昇:包含了我們對于 行業的約束,比如說對于市場的管理、對于食品的管理、對于餐飲企業的管理,對于環境管理標準的提高, 促成了我們對整個老舊小區 全面的環境優化。
其實未來實現更好的常態管理,更好的精細化管理,更多的是一方面我們在 提升日常的 管理服務水平,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呼吁社會, 共同努力讓我們未來更加美好。
居民:“20多年了,變化確實大”
如今,看著小區里 綠意盎然, 整齊有序的環境,居民們也高興地說:
匡大爺: 20多年了,我感覺 確實變化大了,小區的環境 比以前好多了。
陳先生:下了大力氣,變化特別大。近幾年來黨的政策好了,習總書記提出了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確實 給老百姓帶來實惠。
“大家”的變化
讓每個小家更美
下個25年的樣子
就在腳下!
原創稿件 轉載需授權 否則舉報
記者丨楊帆 編輯丨楊帆
值班主編丨獨伊
(點擊圖片可見全文)
點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