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是北宋時期的作品,里面收錄了568個姓氏,其中單姓444個,復姓124個。而當代新編的《中國古今姓氏大辭典》,足足收錄了12000多個姓氏!
這么多的姓氏,自己的姓氏起源會變得越來越難找,中國人一直有“認祖歸宗”的傳統,大家一定想知道自己的姓氏起源于哪里。
中華姓氏的起源,要追溯到距今大約5000多年前伏羲氏時期。相傳伏羲氏是中國第一個有姓的人,而且自伏羲氏開始才有了“正姓氏,別婚姻”的傳統。
后來越來越多的姓氏,大多是家族偏支另起爐灶,或者皇帝賜姓,或者部落傳承而來的。
先民出于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初始的宗教觀念,借助圖騰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多種形式,繪制使用了各自氏族的符號和圖形徽記,從而孕育了中華姓氏的原始雛形。
母系社會女性的地位遠超男性,當時的部落姓就大多含有女子旁,如“姬”“媯”。
如今很多姓氏,基本上都能追溯到最早的八大姓,分別是:姬、媯(gui)、姚、姒、姜、嬴、姞(ji)、妘(yun)。
黃帝“姬”姓演變的姓氏最多
黃帝住在姬水旁,便以姬為姓氏。據說他有25個兒子,其中得姓的有14人共12姓。中華百家大姓中有七十多個姓直接或間接來源于姬姓。
炎帝住在姜水,便采用“姜”字作為姓氏。
“屠”或“鄒”姓是蚩尤的后代
蚩尤是上古九黎氏首領,在與黃帝和炎帝的斗爭中失敗。蚩尤帶領九黎氏族部落在中原進行耕種、冶煉鋼鐵、制造兵器,總結了很多的自然科學現象與科學基本原理。
起源于舜帝的姚、媯兩姓,后續也發展出了很多姓氏。
顓頊是上古五帝之一,他是黃帝的孫子,后世的夏國、楚國都是他的子孫后代,顓頊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少昊,既是三皇五帝之一,又是五方上帝之一,被世人稱為白帝。據史書記載,少昊的部族以玄鳥為圖騰,娶妻之后又改為以鳳凰為圖騰,他的部落里誕生了最原始的“鳳”文化。
還有一些其它的姓氏,雖然不是從上古大姓中傳承下來的,但依然有所考究。
早期姓氏少,但孩子多,各個又生一堆孩子另立門戶,為了區分,氏就應運而生。“姓”指來源,“氏”指去向,如黃帝姓姬,叫軒轅氏。軒轅就是車轱轆,意思是黃帝的職業與車轱轆有關。
進入階級社會以后,氏成為貴族男子的專稱。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卿大夫以所賜的采邑為氏,有的以職官為氏,有的以居住地為氏。
春秋戰國時期,整個社會發生重大變革,姓氏制度出現混亂,姓氏逐漸混同。到兩漢時,姓已基本確立,與現在通用的姓大體相仿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