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是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的代表作品,從1953年首演至今,無數國家排演了不同的版本。流浪漢埃斯特拉岡與弗拉基米爾兩人,在不知名的地方等待著不知道是誰的戈多,期間仿佛發生了很多但又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哪怕等待的目標與意義是未知,這兩個人卻又永遠懷著希望堅持留在原地。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戈多,不同人也對《等待戈多》有著不同的理解。本次對談請來了兩位出任過這出經典劇目的導演的嘉賓,與觀眾面對面,聊一聊他們心中的戈多。
活動名額有限,快點掃描下方活動二維碼報名吧!
Members' Event . TQPAC
《等待戈多》導演對談
簽到時間:11月2日下午5:00—5:30
簽到地點: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東二門
活動時間:11月2日下午5:30—6:30
活動地點:北京天橋藝術中心2F戲劇排練廳
活動嘉賓:老舍戲劇節法國諾諾劇團《等待戈多》導演瑪麗蓉·庫特里;
旅法導演、演員、制作人、翻譯張樞
INTRODUCTION OF GUESTS
《等待戈多》導演對談嘉賓介紹
瑪麗蓉·庫特里
早年于國家高等戲劇藝術學院(EnSatt)接受演員培訓。1985 以來一直在法國和其他國家(英國、比利時、瑞士)的多部戲劇項目中工作。1987 年加入塞爾日·諾耶的劇團,并出演了多部戲劇:《麥克白》《安提戈涅》《四重奏》《烏布羅伊》等。
在擔任演員的同時她開始嘗試劇本寫作,并很快成為公司戲劇創作的主要源泉。她的嘗試涉及戲劇、舞蹈、布景設計和音樂。她也是法國著名編劇安托萬·維特茲閱讀委員會的成員,負責翻譯和推廣當代外國戲劇作品。她翻譯和改編了多部外國作品: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以及她自己寫作了劇本《迷宮》《法餐-甜言-密語》《One day 49》等。
2003年,她與塞爾日·諾耶共同創立了歐洲表演藝術學院。2008年在馬賽成立法國斯蒂思劇團,是國家和地方政府資助扶植的著名劇團,后更名為諾諾劇院,專門從事戲劇創作和研究。瑪麗蓉·庫特里出任藝術總監。由她擔任編劇的作品《法餐-甜言-密語》自編創以來,在法國及歐洲成功巡演了300多場,并于2012年受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邀請來北京演出。
張樞
梨園世家
畢業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
巴黎新索邦大學戲劇研究學院
巴黎南戴爾國立戲劇中心
先后游學日本及歐陸,研習戲劇(劇場/表導演創作/應用戲劇),現活躍于戲劇教學、學術科研、藝術創作、舞臺演出、翻譯一線。
導演、參演作品:
中文版翻譯貝克特(Samuel BECKETT)《等待戈多》導演、演員
法文戲劇詩集皮埃爾·德布什
《桀驁不馴的感覺-給演員的26首詩》
中文譯者(Traducteur);
法文劇本莫里斯·梅特林克《死亡的三部曲》
中文譯者(Traducteur)
? 中文版林蔭宇導演歐仁·尤奈斯庫《課堂驚魂
演員
? 2018年中法文化交流戲劇季,陜西人藝小劇場“冬天愛的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
編劇/導演
? 中法原創偶默劇《紅鼻子》
武漢藝術節/上海思南藝術節/烏鎮戲劇節/山東藝術節
? “中國青年舞蹈藝術家、舞蹈編導”黃佳園原創舞劇作品《天涼好個秋》
? 中文原創多媒體肢體戲劇《夢旅人》(Metteur en scène ?RéVEUR ?)
中、英、法 “莎士比亞、湯顯祖400周年”紀念策劃導演
【演出介紹】
演出時間:天橋藝術中心·中劇場
演出時間:2019年11月2日-3日
演出時長:105分鐘
法語演出 中文字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