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泰安11月17日訊11月14日,在泰安南湖公園北門附近發生兩起風箏線割傷行人的事件,兩名行人被同一條風箏線割傷脖子,其中一名傷情較重的行人張女士的脖子被風箏線割出一道長口子,傷口達15毫米深,目前仍在醫院進行治療。
幾分鐘時間內 風箏線接連“闖禍”
一條橫在路上的風箏線,在幾分鐘的時間內接連造成了兩起割傷行人事件。
說起11月14日下午發生的一幕,張女士仍心有余悸。“11月14日下午2點多我正常騎車去上班,由西向東路過南湖公園北門時,不知怎么回事脖子一疼,我就從電動車上摔下來了,整個人摔到地上,車子一下飛出去了10多米,人都摔蒙了。”張女士向記者描述,她當時感覺脖子里像是有東西勒著,用手一拽,才發現是一條風箏線,并且是很長的一條,張女士從電動車上摔下還傷到了頭部,立刻腫起了一個大包,身上的羽絨服也被風箏線割破了。
倪方圓 攝
而就在張女士被割傷前幾分鐘,同時路過該路段的李女士也被這條風箏線割傷倒地。“我當時騎車的速度很慢,但也沒有發現這條風箏線,就是覺得脖子一疼,我就趕快用手抓住了風箏線,結果手套都被風箏線勒爛了,我脖子上縫了10針,還好我是用手抓住的,不然后果不堪設想。”李女士說。
隨后,受傷的張女士和李女士被救護車緊急送往附近的醫院救治。醫院的主治醫生介紹,張女士脖子上的傷口達15毫米深,縫了30多針,如果傷口再往下移一點,就會有生命危險,而頭部的腫塊還在進一步觀察中。
倪方圓 攝
公園監控無法查看 警方已介入調查
事發當天,張女士的愛人向泰安南關派出所報了案,當他到南關派出所了解案情處理情況時,民警向其出示了傷人的那條風箏線。“線上還帶著血,另一頭帶著纏線器。”張女士的愛人說。“當時我愛人摔蒙了,并沒有看清風箏線到底在哪橫著,旁邊有個老太太告訴我們,看見當時有放風箏的,后來就不見了,應該是看出了事給嚇跑了。”
11月16日上午,記者與張女士的愛人一起來到南湖公園管理辦公室,據工作人員介紹,風箏線勒人確有此事,但近日南湖公園的幾個監控因栽樹苗,線被挖斷了,事發地點的監控也因此無法查看。目前,南關派出所已介入調查。
11月17日,記者再次致電張女士的愛人得知,目前張女士仍在醫院治療。“剛拆了線,目前還在觀察,醫生說至少還要住院7天左右。”而由于看不了監控,張女士一家人目前只能等著派出所調查結果。“我們還是比較幸運的,沒有割中要害部位,萬一再有人因此而受傷怎么辦,到底誰來負責呢?”
繃緊的風箏線如利刃 威力不容小覷
風箏線具有光滑、耐磨、拉力大的特點,不易被扯斷。此外,風箏線一般都非常細,且顏色極淺,難以發現。人體的皮膚一旦被繃緊的風箏線劃傷,后果可能十分嚴重。
假若體重為50公斤的成人開著一輛40公斤重的電動車,以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行駛在路上。此時撞上直徑為0.5毫米的風箏線時(假設與人接觸的長度為20厘米,接觸的時間為0.5秒),風箏線作用在人體上的壓強為5000千帕。這個壓強相當于500噸重的東西壓在一名成人的手掌上,足以劃破人的皮膚和脖子上的動脈,發生割喉慘劇。而且物體重量越大,速度越快、風箏線繃得越緊(繃緊后接觸時更少)承受的壓強就越大,造成的傷害也就越大。所以鋒利的風箏線極易變成傷人“兇器”,行人騎車時很容易被風箏線割傷。
今年4月9日,江蘇南通兩名男子在放風箏時,手指手掌就被風箏線割斷。此前曾有消防人員對風箏線傷人進行模擬,細細的風箏線在繃緊情況下,分分鐘就能切開香蕉、蘋果、生肉。
小貼士:怎樣放風箏才安全
◆要選擇空曠的場地,并使用有明顯顏色的風箏線,避開建筑物和樹木。絕對不能在設有高壓線的地方和公路、鐵路兩側放風箏。
◆因為風箏線只有在細繃緊的狀態下オ有破壞力,一旦出現不可控的狀況時,要及時將風箏線割斷,并把線整理帶走,防止誤傷行人。
◆兒童放風箏,最好選擇小風箏,使用棉質風箏線。
◆如果看見附近有人在放風箏,一定要注意安全,騎車人最好放慢車速,或者推行一段,行人也不要奔跑。◆一旦身體接觸到風等線,要迅速向反方向躲開,盡量避免頸部、面部和手指接觸風箏線,以免受傷。
◆風很大時不宜放飛,以免風等失去控制纏繞行人。可以選擇顏色醒目或者有標志物的風箏線,避免意外發生。如果風箏線斷掉,要將斷線全部收回去,不要隨手亂扔,避免對其他行走或騎車的人造成傷害。放風箏四周要避開樹木、電線等雜物,尤其不要在高壓電線附近放風箏。◆對于中、小型風箏2—4級風時放飛最合適,5級風時也可以放飛。而在風力較大時,特別要小心風等線割手。當風力突然轉強,風箏搖擺而傾斜度過大時,有兩種控制方法:一是迅速放線;二是迅速往風箏方向奔跑數步,可緩和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