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的龍眼視頻
發布君給大家帶來了
一種南粵本地傳統美食——“祿堆”
制作:李道航 蔣帆 黎益銘 李永浩 林潔瀅
祿堆
祿堆有著金燦燦的外表,圓滾滾的造型
寓意生活圓滿如意、祿堆碌碌、金銀滿屋
深受百姓喜愛
據說,在南粵一帶制作食用祿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如今,在深圳龍華區的上油松村仍然保留著手工制作祿堆的傳統,村民們每逢過年過節,尤其是娶媳添丁,都會制作贈送祿堆,把喜氣傳給親友。
制作祿堆,食材簡單
但工序繁瑣,是個手藝活
先將糯米粉與白砂糖用白開水攪拌均勻成糊狀,當地人把這一步稱作打糊頭。水與糯米粉的比例是關鍵,多一分偏稀,少一分則硬。
攪拌之后,再加適量面粉開始揉搓,粉團的軟硬程度,直接關系到祿堆的口感。
封孔,制作祿堆的關鍵之處。這樣一個步驟,能明顯地分辨出來誰是村里剛嫁進來的新媳。
因為能流暢地讓一只圓圓的粉團在指尖流轉,最終將粉團變成表皮厚薄均勻,內部中空,沒有絲毫縫隙的小圓球,那她必是村里制作祿堆的老手。
下鍋炸,是制作祿堆的最后一環,要確保炸出來的祿堆不會過焦但又香脆可口,除了要慢火多油,還要能對火候 進行精準掌握。
勤勞智慧的上油松村村民在不確定油溫是否達標時,會將幾個小粉團丟進油鍋,通過粉團的起浮判斷祿堆下鍋的準確時間。
掌勺人在炸的過程中嫻熟地將祿堆不停地翻滾轉動,使其受熱均勻,在熱力的作用下,祿堆膨脹變大,體型飽滿,色澤金黃。
盛盤后,一口下去,酥脆松軟,口齒留香,令人沉浸在生活的幸福甜蜜之中。
內容來源
龍眼視頻欄目
編輯
鄭瑞欣
責任編輯: